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古泉園地 > 正文
         
        珍貴的云南牌坊錠
        發布日期:2008-7-21 13:54:07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收藏快報  福建陳阿泉

          牌坊錠俗稱馬鞍錠、公估銀(見圖),其造型為兩短邊向外突出的長方形,中間打上比較深的烙印,烙印突出部分像牌坊而得名。晚清時期廣泛行用于云南一帶,至民初退出流通市場為止,歷時僅三十余年。

          清末,云南鴉片貿易繁榮,各地白銀涌入境內,流入的白銀種類繁多,成色不一,形制各異,使用時折算復雜,不適合商業快速結算。“至光緒十年(1884年)前后,省城銀錢業兼銷銀兩各商家如集會議決,創銷一種長方八角形之銀錠,名為‘牌坊錠’。定為每錠重五兩上下,成色以九八為標準。”(詳見《新纂云南通志》卷158,幣制考,銀錁銀錠)。據此記載,可以認定云南牌坊錠是采用足紋為基準的計值法,將“九八紋銀”的成色標準作為本身內容的一部分,成為最有地方特色的“計色銀”,并因規范的“公估制度”使此成色標準得到了有效的監督和保證。由于牌坊錠成色固定,云南“所有商民完納賦稅及州縣報解正供款項,一律以公估牌坊錠加色上兌,不得異議,市面交易亦以此估為標準”,一時牌坊錠竟取得專收足銀的官方承認,足見其成色規范。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云南始鑄光緒元寶銀元,需用足銀,司糧兩庫恢復征收足色銀錠,不再收進牌坊錠。另一方面,由于新式的郵局出現,大清銀行云南分行成立,使原由錢莊、票號代解官款的業務受到影響。尤其是到宣統元年(1909年),滇督宣布于一年內禁種罌粟,使牌坊錠失去其依附。民國元年(1912年),云南作出“廢兩改元”政策,牌坊錠作為銀兩貨幣不久即退出市面。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的牌坊錠已經具備成色一致、易于交易和計算的優點,只要在重量上進一步標準化,就有可能在中國本身銀元的演進史上步入“論枚計值”的劃時代階段,惜其沒有繼續發展下去,盡管如此,作為晚清傳奇的歷史貨幣的牌坊錠,仍具有極高的收藏研究價值。

         


         上一篇:見證農民政權的“大順通寶” 下一篇:罕見的“招財進寶”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這枚古幣值百萬?銀幣 貴州發現一對明代花錢
        最新資訊

        ·操作手法導致郵市墜落
        ·9月28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8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銀幣收藏升溫 
        ·外國游客偷拍諸多中國美女
        ·舞林大會造型真雷人!(膽小別看) 
        ·外媒:中國打造不沉航母 永興島蘇30可
        ·美國專家稱中美航天發展如同龜兔賽跑 
        ·美國中情局前官員稱:朝鮮可能擁有核彈
        ·美麗性感的體操冠軍!震人心魄!!   

        經典美圖

        美麗性感的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