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8日電 舞動的中國印、可愛的奧運福娃、迎風招展的奧運彩旗、造型各異的奧運花壇、熱情洋溢的奧運志愿者……10天后,北京奧運會即將開啟大幕。北京街頭處處洋溢著“新北京、新奧運”的濃厚氣息,人們普遍反映,北京的天更藍了、地更綠了、人更美了。
“心里總有一種‘自由呼吸’的暢快”
據權威部門統計,北京的“藍天”數量,從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006年的241天,翻了一番多;2007年的“藍天”數為246天,比2001年申奧成功當年提高了15.6%。
談起北京空氣質量的變化,6年前從江蘇到北京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的夏小姐說:“剛到北京時,天空總是灰蒙蒙的,弄得人心情也有點沉悶。幾年過去了,北京的藍天多了,不時可看到高飛的群鳥。每次仰望北京的萬里晴空,我心里總有一種‘自由呼吸’的暢快。”
今年7月1日起,北京開始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這是北京市為保障奧運期間空氣質量而采取的一項臨時措施。環保監測顯示,機動車限行后,與交通排放影響直接相關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濃度下降了15%和27%,可吸入顆粒濃度下降了24%。
“少開一天車,就是對北京奧運會的支持。”家住東城區交道口的一名“有車族”表示,雖然機動車限行給自己上下班帶來了一些不便,但有利于改善北京的空氣質量。他說:“我贊同對機動車限行,以后多乘坐公共汽車。” 環保部門統計顯示,北京累計已投入上千億元,在防治煙煤型污染、機動車污染、工業污染、揚塵污染、生態保護和建設等方面,連續實施了13個階段、200多項治理措施,空氣質量已連續9年得到改善。
綠化景觀構成北京綠色“生命線”
七年前,北京對世界許下七項綠色承諾。如今,七項綠色承諾全面兌現。菖蒲河公園、元大都遺址公園、皇城根遺址公園、地壇街心公園……一個個新的城市綠化景觀構建起北京的綠色“生命線”。
行走在北京的北二環路,不僅道路暢行無阻,而且能在街邊賞花、玩水。在西城區金融街兩側,相距不足百米一個的立體多層花缽顯出勃勃生機,街角花壇舞動的紅綢,讓人好像聽到了鑼鼓歡快地奏響。而在景山公園南門,用花朵組成的五環圖案將奧運元素融入了北京中軸線。
在西城區西單文化廣場,新亮相的巨型環狀花壇和牌樓十分引人注目。“你看,路邊的這些樹都是新栽的,這座椅和盆景也是不久前才弄好的。”在西單地區干了三年清潔工的李振強用手指著路邊的綠化景觀說:“現在,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隔幾天就能看見一個新的花壇,簡直是一天一個樣兒。”
北京園林綠化部門統計顯示,2001年以來,北京市平均每年綠化道路100條。7年來,北京增加了綠地1萬公頃,樹木增加2271萬株,草坪增加4653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從2000年的36%增加到了目前的43%。
目前,涉及31個奧運比賽場館、45個訓練場館以及奧運道路連接線、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160多項奧運綠化工程均已陸續竣工,綠化面積達到1026公頃。奧運期間,北京街頭將擺放4000萬盆(株)花卉。
微笑已成為新北京最美“名片”
隨著奧運會的日益臨近,置身北京的人都能感受到文明友善的氛圍。自覺排隊、禮貌謙讓、友善微笑已成為新北京最美的名片。
27歲的王鵬三年前大學畢業后來到北京從事會計工作。“剛來北京時,乘坐公交車秩序混亂而且十分擁擠。”他深有感觸地說,“如今,人們都自覺排隊上下車,而且主動給老人、小孩和孕婦讓座,想不到短短幾年,人們的道德素質提高那么快。”
在宣武區牛街擔任文明乘車監督員的楊大姐告訴我們,以前讓人們排隊乘車,許多人都是不情愿的,甚至還嫌她多管閑事。而現在,無論是每月11日的排隊日,還是平時,人們都能自覺地排隊乘車,為爭先上車而吵架的現象幾乎沒有了。
據首都文明辦發布的“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顯示,200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73.38,比2006年的69.06提高4.32個分值。其中,等車擁擠現象的發生率下降了10個百分點,亂扔垃圾和隨地吐痰的發生率也分別由2006年的5.3%和4.9%下降到2007年的2.86%和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