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開屏圖系清代宮廷畫畫家郎世寧所作。郎世寧這個極具天才與聲望的畫家,歷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宮廷畫師,官至三品,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甚得皇帝恩寵,殊榮有加,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極其少見。郎世寧是一位藝術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成為雍正、乾隆時宮廷繪畫的代表人物。在繪畫創作中,他重視明暗、透視,用中國畫工具,按西洋畫方法做畫,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同時具有前代所有宮廷繪畫中所沒有的獨特風格,這確立了其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郎世寧的作品當時大都被宮廷收藏,民間罕見,因而更為彌足珍貴。時至今日,郎世寧的畫作除北京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收藏之外,流傳在外的少而又少,偶有亮相,便會吸引海內外藏家的追捧。他的藝術品已被收藏家們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古代名畫[1]清·郎世寧-孔雀開屏圖金銀幣正面圖案皆為北京故宮太和殿圖案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郎世寧所繪《孔雀開屏圖》并刊面額。其中1993年20盎司孔雀開屏紀念銀幣獲得1995年“世界銀幣大獎”最佳銀幣?兹,鳥綱,雉科,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論是不是繁殖季節,只要遇到色彩鮮艷的事物,或者兩只雄孔雀相遇,它們都要開屏競美,展羽奪魁。雄孔雀的尾羽最長可達2米,開屏后,披金掛翠,華美斑斕,眼狀斑紋在陽光下爍爍生輝,而且從不同角度反射出不同的光芒。按照我國民間的說法,孔雀即是傳說中的“鸞”,是鳳凰的一種!傍P凰有五,多青者為鸞”(見明毛晉《毛詩草木魚蟲疏廣要·鳳凰于飛》)。鸞是孔雀的神化,孔雀是鸞的實形。鸞是吉祥之鳥,“鸞,鳳之青者,見則天下大吉。”(《廣雅·釋鳥》)孔雀出現,是太平盛世的祥瑞征兆。此外,孔雀還是富貴的象征,中國畫中孔雀與牡丹常常相伴出現,畫題中也必會出現“富貴”二字。郎世寧所繪的《孔雀開屏圖》,即是表現了繁花盛開的庭院內,一只雄孔雀正展開美麗的尾羽,向另一只雄孔雀炫耀。繁花似錦,孔雀開屏。繁花質感突出,陰暗分明;而雄孔雀的斑斕羽翎,每一支羽的穿插疏密,凝聚著整張畫所有的精、氣、神,美艷絕倫。只見孔雀華冠高挺,修頸昂揚,舉止間洋溢著一種威然自傲的帝王之氣,真是不虛百鳥之王的美名。
面對這美麗的精靈,不禁讓人想起唐人李郢的《孔雀》詩:“越鳥青春好顏色,睛軒入戶看展衣。一身金翠畫不得,萬里山川來者稀。”不禁想起我國著名的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不禁想起白族舞蹈家楊麗萍那傾國傾城、極盡柔美婀娜的孔雀舞。美麗的外形,美好的象征,帶給我們無法言喻的心曠神怡,讓我們與之一起翩翩起舞,一起驅邪祈福!
白羽飄飛上碧霄,
來儀鳳凰質自高。
百獸中庭蹁躚舞,
望月皎皎奏九韶。




1995年“世界銀幣大獎”最佳銀幣(20盎司)
來源:中國金幣收藏網 作者:蕭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