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題材背景
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鳴沙山東麓50多米高的崖壁上。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中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洞窟層層排列。據考證,洞窟開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今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一座規模大、內容豐富的石窟藝術寶庫。
敦煌莫高窟的藝術特點主要表現在建筑、塑像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系統反映了北魏、隋、唐等十多個朝代的藝術風格。作為藝術的寶庫,不同時代的藝術風尚在這里匯集成斑斕景觀。敦煌唐代藝術代表了中國佛教藝術最燦爛的時代,那雄偉渾厚高達幾十米的巨大佛像;靈巧精致僅有十余厘米的小菩薩;場面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經變;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的單幅人物畫無不使人印象深刻。飛天,是民族藝術的一個絢麗形象,是佛教中稱為香音之神的能奏樂、善飛舞,滿身異香,美麗的菩薩。唐代飛天更為豐富多彩,氣韻生動。
敦煌莫高窟也算得上是一個文物寶庫,在藏經洞中就曾出土了經卷、文書、織繡、畫像等5萬多件,藝術價值極高,可惜這些寶藏幾乎被悉數盜往國外。如今在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下,建有敦煌藝術陳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洞窟,既保護了洞內的文物,又豐富了參觀內容。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多屬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磐事跡的造像。因為莫高窟的巖質疏松,無法進行雕刻,工匠們用的是泥塑。唐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來,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為珍貴難得。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佛經故事畫,經變畫,佛教史跡畫,供養人畫像。另外還有民族傳統神話題材及各種各樣的裝飾圖案。從壁畫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階層的各種社會活動,如帝王出行、農耕漁獵、冶鐵釀酒、婚喪嫁娶、商旅往來、使者交會、彈琴奏樂、歌舞百戲等,世間萬象,林林總總。
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內容涉及古代社會的藝術、歷史、經濟、文化、宗教、教學等領域,具有珍貴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
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該圖出自敦煌莫高窟第328窟壁畫。畫中菩薩一腿下垂作“游戲坐”式,這種隨意安坐、活潑舒坦的像式,顯然是世俗化的一種表現。肌膚豐潤,體態自然,裙飾華麗,胸前的瓔珞、臂戴的金釧細琢精致,使造型呈現出一種和諧、淡雅的美感。
二、 幣品賞析
該圖出自敦煌莫高窟第328窟壁畫。畫中菩薩一腿下垂作“游戲坐”式,這種隨意安坐、活潑舒坦的像式,顯然是世俗化的一種表現。肌膚豐潤,體態自然,裙飾華麗,胸前的瓔珞、臂戴的金釧細琢精致,使造型呈現出一種和諧、淡雅的美感。
此幣正面圖案的盛唐菩薩像,采用了無邊高浮及噴沙工藝,整個幣面層次分明,極生動的再現了菩薩優雅、閑適的舉止,背面圖案為敦煌莫高窟九層樓主景。
發行年份 | 面值 | 規格 | 重量 |
2001 | 20元 | 40mm | 2oz |
成色 | 質量 | 發行量 | 實鑄量 |
99.9% | 精 | 30000 | |
類別 | 參考價 | 發行價 | 制造廠 |
本色銀幣 | 1650 | | 深圳國寶造幣廠 |
正面圖案 | 背面圖案 |
盛唐菩薩像 | 敦煌莫高窟九層樓主景 |
發行年份 | 面值 | 規格 | 重量 |
2001 | 20元 | 40mm | 2oz |
成色 | 質量 | 發行量 | 實鑄量 |
99.9% | 精 | 30000 | |
類別 | 參考價 | 發行價 | 制造廠 |
本色銀幣 | 1650 | | 深圳國寶造幣廠 |
正面圖案 | 背面圖案 |
盛唐菩薩像 | 敦煌莫高窟九層樓主景 |
此幣曾榮獲2003年“世界硬幣大獎”最佳銀幣獎,可見工藝之精湛,對于收藏者來是值得擁有的一枚佳幣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10-4 12:40:22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