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而這一天對于南京王貴錄老人來說則是另外一個記憶——76年前的6月1日,南京舉行隆重的奉安大典安葬孫中山先生。昨天,王貴錄老人向記者展示了他數十年來收集的有關奉安大典的珍貴文物資料。
驚見三枚“珍品級”紀念章
據王貴錄老人介紹,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當時除了出特刊,拍攝關于孫中山先生安葬的新聞影片外,相關部門還制作了一些紀念章。經老人多方考證,紀念章共分為三種。
在王貴錄老人家里,記者見到了這三枚珍貴的紀念章。最大的一枚紀念章直徑76毫米,厚達4.8毫米,黃銅鑄造,每枚重達156克,比一般的紀念章重得多。紀念章的周廓邊沿,顯示它的編號為5398。紀念章的正面,鐫刻孫中山先生的正面頭像浮雕,雙目炯炯有神,沉靜莊重。紀念章的背面刻有中山陵墓的祭堂、石階,以及祭堂兩旁的樹木。據介紹,這枚紀念章由美國著名雕刻家愛迪肯制模,當時僅鑄造了10000枚,但目前遺世很少。
另兩枚紀念章和一般紀念章大小,一枚為藍底鐫刻有三朵梅花以及國民黨黨徽,其上寫有“總理奉安證章”字樣;另一枚為銅錢式樣。據介紹,三枚紀念章目前保存完好者不多,而能集在一起的更是少而又少了,堪稱“珍品級”。
《哀思錄》記載南京舉城哀悼
據記載,當時參加奉安大典的悼念人員還得到了一本《哀思錄》,該書為孫中山葬事籌備處編纂,該書記載了治喪委員會、奉安委員會成立的經過,并錄有海內外各界贈送的挽聯和祭文。王貴錄老人“費盡心思”也將此書收藏到手。
據記載,南京各界開追悼大會,現場軍民萬余人,民眾舉行了鞠躬默哀、獻花圈、唱挽歌等多種祭禮。王貴錄特意提到了書中記載的李大釗的挽聯,挽聯多達百余字,可謂書中“一最”。
老人5歲起癡迷“中山”研究
王貴錄老人是個“中山迷”,5歲那年他通過一個展覽“認識”了孫中山先生。從此,只要是和孫中山相關的資料,老王必定收藏在家。50多年來,老人家中關于孫中山先生的資料可足足辦起一個專業的展覽。老人自豪地說,不少孫中山紀念館收藏的物品都沒有他多呢。(信息來源:新華網江蘇 作者谷岳飛、陳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