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金銀銅章 > 正文
         
        最早的知青紀念章
        發布日期:2006-6-11 14:30: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曾發生過一場聲勢浩大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幾乎每個家庭都無法回避知青這段歷史。在此期間,有1600多萬知青到農村插隊落戶,或到邊疆屯墾。這些少男少女告別了母親溫暖的懷抱,唱著豪邁的歌,開始了浪漫而殘酷的人生課程,把金色的年華和少年的真誠獻給了農村和邊疆。


          歷史風云消散,情懷長存人心。如今許多老知青以回故地訪問為時尚,尋覓自己的腳印,緬懷逝去的青春歲月,探望年邁的父老鄉親……誰會想到,在那場“波瀾壯闊”的運動中,紀念章也是其中一個道具、一朵浪花,它與知青小說、知青歌曲、知青照片一樣,也能讓人感受和回味那特定歷史條件下酷烈而動情的青春歲月。

          當年,與其它許多重大活動一樣,歡送知青上山下鄉,也要制作贈發紀念章,作為最珍貴的禮物和“精神食糧”,勉勵這些熱血青年“扎根農村干革命”,到農村廣闊天地“滾一身泥巴,煉一顆紅心”。這些紀念章,在許多知青的心中都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如今流存下來的紀念章,也自然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徽章收藏專題。

          筆者十四歲就下鄉當知青,自封為“共和國最小的知青”。由于有這樣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所以特別留意收藏有關知青的紀念章,已經收集到手100余種,其中尤以“文革”時期制作的毛澤東像紀念章居多。有的像章并未注明有關文字,僅是當時流行的款式,應時而發;有的卻是專門制作的,鑄有相應文字或圖案,特別頒發。有人認為最早的知青紀念章始于“文革”時期,其實早在1964年第一批知青上山下鄉時,四川各地就制作贈發了多種紀念章。

          成都市知青紀念章,銅質鍍金烤漆,正面圖案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農村建設圖景———在紅星的照耀下,拖拉機在田野里耕耘、水龍澆灌著禾苗、高壓電網在大地上穿梭……外圈上半環刻有“參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紀念”文字,下半環用稻穗飾邊。背面鐫“成都市人民委員會贈.1964”銘文,并有四位數編號,說明成都市第一批知青有數千人。

          榮縣知青紀念章,銅質鍍金烤漆,正面主圖為一面飄揚的紅旗,旗上刻有“紅在農村,專在農村”標語,意即“又紅又專”,下方是翻開的書本和五角星、稻穗等,書本上面鐫“中共榮縣委員會、榮縣人民委員會贈”銘文。

          西昌專區知青紀念章,銅質涂漆,紅旗造型,旗幟上刻有“為建設新農村而奮斗”口號。背面鐫“西昌專區青年上山下鄉紀念.1964年”銘文,并有三位數編號,說明西昌專區第一批知青有數百人。

          邛崍縣城關鎮知青紀念章,銅質鍍金,正面圖案設計蘊意、構圖與上述成都知青紀念章基本相同,描繪了一幅社會主義新農村圖景,底部注有“1964”年。背面鑄“邛崍縣城關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紀念章”銘文和三位數編號。

          這幾枚紀念章,既有大城市的,也有小城鎮的。從紀念章的圖案、銘文和編號進行考察,可以反映第一批知青上山下鄉的狀況以及對整個上山下鄉運動的影響,也可以從多方面為研究知青歷史提供佐證和參考。 作者:周繼厚 來源:四川政協報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中國四大畫家 下一篇:一枚做工極好的章-上海收藏聯誼會更名章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南宗北斗--董其昌銅章 外灘之源大銅章欣賞
        最新資訊

        ·金價反彈餡餅還是陷阱?理財師:近期具
        ·9月25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地球上最為奇特的動物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夢幻島酒店告訴你什么才叫奢華
        ·明星股民踩中雷曼地雷 李嘉欣虧掉一個
        ·4300年的英國“巨石陣”之謎被破解(圖
        ·秀美迷人靚妹妹
        ·極致美女林娜 [13P] 

        經典美圖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百年成妖, 售樓小姐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