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里,終于有時間靜下心來琢磨如何繼續增加財產性收入的問題。在今年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被市場前景所困擾。雖然有降低印花稅、匯金購買銀行股這些利好消息出臺,可是在股票低位震蕩的市場中究竟應該如何投資呢?
防守類建議
■ 以最大程度保障本金安全為前提,通過各類產品實現保值增值功能。
1.通過固定收益類產品減小本金風險,鎖定投資收益。固定收益類產品最好的例子就是國債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
國債作為國家信用擔保的債券,投資收益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同時本金風險極小,是低風險偏好投資人中長期投資的不二選擇。
銀行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一般周期不超過1年,如此可以作為低風險的中短期配置。例如“穩得利”系列理財產品,投資標的穩定,預期收益高于同期儲蓄利息1%左右,同時又有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等不同投資期限的產品可以選擇。
2.通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從時間上拉低平均成本,從而獲得較為穩定的收益。這類投資最有代表性的產品是基金定投。
根據歷史統計數據表明,長期定期定額投資可以規避主觀選擇及心理因素等影響,用時間降低自身風險。按照計算,2001-2007年雖然股市經歷了牛熊交替的情況,但是做指數定投得到的收益依然相當可觀,遠高于同期利率水平。同時,定投作為一種強制儲蓄的手段,可以有效幫助投資人打理自己的現金。基金定投可以有效降低系統風險,但還是存在一定風險。選擇風險是最主要的,選擇長期定投的基金一定要選擇大公司經營穩定的基金,防止由于經營不善或規模過度萎縮從而導致基金清盤事件的發生;同時選擇定投基金應選擇波動幅度大的,從而有效平均投資成本。
進攻類建議
■ 以合理的規劃和提前戰略布局投資資產為基礎,通過適合的產品謀求高收益。
1.銀行結構類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與基金有些相似,從投資者手里收集大量資金,然后參與專業的投資市場。在設計上,結構性產品可以與股票市場、指數、一攬子債券組合、貨幣、商品、對沖產品等相掛鉤,根據發行人設定的條款,達到某些條件即可獲取收益。這類產品關鍵是看掛鉤標的和條款,有些產品的確會在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之時給投資人帶來意外的驚喜。
2.合理的基金投資組合。股市跌到現在,有些投資人已經“聞基色變”。理財專家認為,現階段基金投資依舊可以做,優先考慮的是債券型基金。根據晨星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成立的債券型基金至今無一虧損,部分表現出色的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在6%-8%左右,可以有效抵御通脹。同時,部分保本基金和新成立的股票式基金是可以考慮的投資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