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書畫領域“全線出擊”絕對不比“單刀直入”。即使再有錢,毫無目標地亂買亂收,其結果也是得不償失、難以招架。因此,最好將投資限定在較為單純的領域,這樣更容易控制。
眼力、資金、機遇一個都不能少
中國書畫是目前最為熱門的投資品種,藝術投資顧問丁建華認為,在投資中需把握好眼力、資金和機遇,三者缺一不可。書畫投資的“名頭、質量、價格”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即書畫家社會知名度越大,畫作質量越好,其市場價格必然會越高。一般來講,所欲投資的書畫作品應盡量具備“真,開門見山的真跡;精,書畫家的精品力作;新,品相完好;單,單款易轉讓”四方面重要因素。
理性判斷價位走勢
一般而言,書畫作品首先由書畫家本人開價,然后經過銷售商根據市場行情和自身營銷經驗對此價位進行調整和修正,最后再通過投資者的認可和購買得以完成。
財力有限的投資者不妨考慮將目標放在中青年書畫家的作品上。在判斷中青年書畫家作品的前景上,要注意書畫家本人的師承、筆墨功力以及其作品的存世量等諸多方面。
盡量形成藏品系列
丁建華還指出,書畫投資的對象最好以本地名家為主。因為中國書畫名家有“地域內知名”的特性。
另外,投資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將藏品形成“系列”,大可至某一畫派的代表作,小可為某一名家各個階段的佳作。而“系列”的價值絕不僅僅是數量的簡單相加。丁建華提醒投資者,投資期間要密切關注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根據市場變化來制定投資策略,把握好長線投資與短期套現之間的分寸。
風險指數:★★
盈利指數:★★★
適合人群:愛好收藏,有大量閑置資金。
財富故事
與中國書畫“談戀愛”
“打工皇帝”張永霖的藝術品投資之道
素有“打工皇帝”之稱的張永霖在香港是個赫赫有名的人物,除了曾是前香港電訊盈科副主席之外,他還是一位高水準的藝術品投資者。幾年前,他在香港舉辦了自己收藏的林風眠畫展,引起很大反響。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張永霖在香港股市如魚得水,短短兩年賺了200萬港元。
結識了藝術顧問熊海后,他對中國書畫的熱情與日俱增。熊海建議他多買林風眠的畫,因為林風眠是吳冠中的老師,成就不輸于吳冠中,價格卻比較低。從此,張永霖就開始收集林風眠的作品。正所謂“慧眼識真金”。幾年后,林風眠果然“身價倍漲”。
當下,青年作家的畫作大幅升值,有人建議他買新畫家的作品。但已經深諳此道的張永霖則認為,正是1840年到1920年出生的那批大師造就了國畫的輝煌,任伯年、齊白石、張大千、林風眠等代表著近現代書畫的巔峰水準,而后就是長達五六十年的青黃不接。所以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收藏方向,形成了有規模的系列藏品。現在,在許多“實戰”經驗的積累下,張永霖的書畫鑒賞水平越來越高,對書畫投資市場也有了許多獨到的見解。
張永霖覺得在藝術品投資中,興趣相當重要。正是因為有了濃厚的興趣,他才會做出很多“額外”的工作。比如他一有機會就到各地參觀博物館、看畫、看資料。如今,他的書畫收藏已經形成了一個系列,許多畫作的價格與當初購進時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他說,收藏一幅畫作,就像與她談一場戀愛!
相關新聞
明清官窯走俏古玩市場
從目前古玩市場的投資前景看,各個品種呈現出了不同的發展態勢。
唐三彩降,明清官窯升
唐三彩和宋代瓷器出現了下滑趨勢,而明清官窯瓷器則在海外買家的追捧下大幅攀升。今年嘉德春拍中,一只光緒官窯青花嬰戲圖大碗以35.2萬元成交,高出估價6倍。
鼻煙壺價格上漲快
鼻煙壺一度被視為投資冷門,但目前市場價格不斷走高。今年春拍中,不少拍賣行首次推出了以鼻煙壺為主的專場拍賣會。
風險指數:★★★
盈利指數:★★★★
適合人群:有敏銳的眼光,有大量閑置資金。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