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理財 > 正文
         
        精算師買保險重保障輕投資
        發布日期:2005-11-5 11:0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來源:中國金融記者俱樂部/石海平


          最近有媒體進行了一個調查,發現不少精算師都買保險,而且買的是大病險、終身壽險等保障型險種,而投資理財類型險種幾乎不買。作為保險公司最高端的人才,精算師偏愛保障型險種,而不是像普通居民那樣購買投資理財類型的險種,發人深思。 

          近些年,隨著保險公司投資渠道逐步“清淤”,保險公司加大了對自己利潤貢獻較大的產品如投連險、分紅險的宣傳力度,而一些保險經紀人在給客戶推薦保險產品的時候,也重點推薦這類投資理財類型保險。這樣做的一個后果就是投資理財類保險在所有保險產品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分紅保險業務的比率超過了全部人身險保費收入的一半以上。 

          但是,這種理財型保險品種熱而保障型品種冷的情況是不是符合我國的國情?答案是否定的。 

          對于我國居民來說,盡管居民存款早已超過10萬億元,但是并不是每個居民已經得到了足夠的保障。為什么這么說?近的看有醫療保障、子女的教育保障等問題,遠的看有退休保障等問題,這些都應該是居民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而非賺錢。因此,我國的國情注定了保障型險種應成為保險市場上的主力,而不是理財型險種。 

          應該說,理財類保險熱銷背后說明老百姓個人理財意識跟以前比有明顯的提高,但是理財觀念卻仍需改變。 

          一般來說,個人理財計劃要考慮三個因素,即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安全性就是要保證資金安全,也就是說可以保證自己基本的生活狀況,一旦這部分資金出現危機,就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狀況;流動性是指資金要能滿足臨時性支付需求,比如五一等節日旅游支出、朋友間送禮等;而盈利性就是在滿足前面兩種需求的情況下,來讓自己的資金保值增值,為未來的支出提供一個持續性的保證。這三個因素呈逐步遞進關系。 

          因此,樹立一個良好的理財觀念首先要明確自己想滿足什么需求,然后再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 

          其實,在去年的那場“保險是否有泡沫”的大爭論中,人們已經開始反思分紅險等理財型險種到底能給投資者帶來什么,然而半年過去,分紅險賣的依然紅火。看起來人們還是挺健忘的,在這一點上,大家還真應該多向保險精算師們學習。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最新理財宏觀數據(2005年11月4日) 下一篇:銀聯再次提醒用卡安全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首屆上海中國錢幣博覽會將在滬舉行
        ·預期鉑金長期價格將會走升 
        ·黃金石油泡沫即將到來
        ·長假期間金市或宜空倉   
        ·金價將受美救市計劃進程影響 
        ·9月26日成交總匯
        ·9月26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6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布什孰促國會: 救市刻不容緩
        ·一枚喀什宣統伍銭

        經典美圖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