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警方對短信詐騙打擊力度的加大,一些犯罪分子的詐騙方式出現了新的變化,從利用手機短信發展到使用其他通信介質實施詐騙。”省公安廳新聞發言人徐敏洪昨日向記者表示,市民要提防新的詐騙方式,避免受騙。
揭秘:三種詐騙新招
據介紹,犯罪分子利用短信詐騙的新形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撥通受害人移動或固定電話,設計圈套,詐騙財物。
1.冒充熟人進行詐騙。主要方式是犯罪分子先打電話給某人,但不說出自己的身份,讓對方誤以為是熟人或是朋友,然后將對方約出來見面,待對方放松警惕時以借手機為由將手機騙走。
2.先騷擾,后冒充知情人詐騙。犯罪分子通常是先通過某種途徑了解到某人手機、家里或者其朋友的電話,然后向對方手機不斷打騷擾電話(即反復不停地撥打,但接通后卻不說話),這樣對方一般就會關機。而此時,詐騙分子就會抓緊機會向對方家里或者朋友打電話,謊稱其賭博欠錢被扣或出車禍等,需要將錢馬上匯到指定賬戶。對方親人或者朋友因為無法和他取得聯系,往往輕易地相信了犯罪分子的謊言,將錢匯出。
3.冒充醫生或稅務人員進行詐騙。犯罪分子首先買一個當地手機號,之后冒充當地稅務局工作人員給一些企業負責人打電話,稱現在進行清稅工作,發現貴公司某某年度有退稅,很多情況下,公司負責人并不記得交過什么稅,于是讓財會人員去聯系,犯罪分子這時就告知對方說為了便民,只需告訴銀行卡號或信用卡號就可以,財會人員在對方的操作指導下不僅沒得到退稅款,而且原來卡里的錢也轉到對方賬號上去了。
二是利用互聯網管理漏洞,誘惑網民上當受騙。
1.利用網上拍賣實施詐騙。很多網民在網上購物時,付款后或收不到商品或收到的不是訂購的商品。
2.利用Modem撥叫國際長途。犯罪分子誘使上網者下載一個“瀏覽工具”或者“撥號器”,以便免費登陸成人網站。而所謂“撥號器”就會悄悄切斷Modem的當前連接,轉而通過撥通一個國際長途號碼連接上互聯網。這樣,用戶會在不知不覺中損失一大筆電話費。
3.以互聯網游戲網站名義發布中獎信息,誘騙網民將手續費存入指定賬戶,實施詐騙。
三是利用郵政明信片,冒充執法部門進行詐騙。
詐騙分子獲取到機動車駕駛員信息后,假冒交警部門投遞明信片,指出車主在某處違章,要求將罰款存入指定賬戶。
事實上,按照有關規定,違章車主繳納罰款必須辦理必要的手續后,再到指定銀行繳交被罰款額。提醒:牢記“五不要”省專項打擊短信詐騙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福建省公安機關與通信管理部門、銀行監管部門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規定一經發現違法內容的短信息,公安機關將依法查處,并視情向有關部門提出關于對涉案手機停止服務、對涉案賬戶進行凍結的意見。
公安機關提醒市民要做到“五不要”:一、不要輕信不明對象及可疑信息;二、不要因貪小利而受違法短信息的誘惑;三、不要撥打短信中的陌生電話,以防受騙;四、不要泄露個人信息,特別是銀行卡信息;五、不要將資金轉入陌生的賬戶。
來源:泉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