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財經界里大大小小的事猶如賀歲大片,一下子涌到了你面前,細細地梳理,就像品味壇子里的陳年老酒,不細細回顧就難解個中滋味。
其實,做個財經記者的確很有眼福,企業間的分分合合,并購、高管鋃鐺入獄、丑聞、CEO變遷,但心情不免因此變得復雜起來、沉重起來。
一說要做十幾個版的財富盤點策劃,大家都一致建議,要將財經娛樂化一把。一部部年內上演的大片便進入了我們的視線。《神話》、《無極》、《大長今》、《亮劍》、《神奇四俠》、《哈利·波特》……
神話是永久的渴望。今年的航空和旅游市場,可以說是神話迭出的一年。民營資本進入航空企業、國內航線開征燃油附加費、歐洲游簽證收緊等。
IT業更是一部“大佬爭奪戰”。從整個財經年度“情節”來看,無論是聯想、英特爾、惠普、戴爾無不在一種跌宕起伏的市場競爭中盤旋著,好比《龍城歲月》與《無間道》,對立的雙方在緊張的氣氛中斗智斗勇,也許一個很小的細節就決定了整個局勢的變化。
對于2005年的保險市場來說,不管是保險公司,還是新出的保險產品,都是在波瀾不驚中度過的,就像暑期大片《馬達加斯加》一樣,雖然處處存在著危機,但就是一個很突然的轉機讓一切看似危險的事情都能化險為夷。
對于有車一族來說,今年的油價漲得讓人有點兒心驚肉跳。一年3次的連續暴漲,使本來還抱著“有漲有跌”愿望的車友們徹底粉碎了油價還會回落的美夢。
2005年還是一個零的突破,交行、建行先后在香港成功上市,國有商業銀行上市也進入最后加速沖刺階段。銀行業新增多項收費項目,同時銀行全面開放進入倒計時。
在盤點2005年的銀行業時,本報記者發現,國內各家銀行各自使出看家的武功,有如上演了一部周星馳的《功夫》。
2005年整個通訊行業似乎充斥著“殺頭陰風”,不少企業在毫無緣由的情況下,成為敗寇。
說起《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其實更想說的是與他十分相像的。再也沒有一個行業比“內資家電行業”還要腥風血雨,再也沒有一個行業比它承載更多的笑聲和淚水,也再沒有一個行業能成就如此多的英雄和梟雄。
當我們似乎還在留戀2004年的一些美好時,一切能顯示日期的東西都在告訴我們,2005年剩下的日子都已經屈指可數了。懷念,往往是一件被人指為“矯揉”的事情,但是,不回頭看看,怎么重新拾起,那些被我們一點點淡忘的時光……
原作者: 范曉曼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