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余喆
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明年基金、黃金、保險、外匯等主要投資領域都將涌現新的投資機會。這就需要投資者慧眼識金,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封閉式基金富礦待掘
盡管隨著開放式基金成為我國基金業發展的主流,封閉式基金逐漸淪為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但投資者卻不可將其晾在一邊。2006年,由于基金興業將于11月14日到期,圍繞到期的解決方案將形成頗為可觀的套利機會。
這種套利空間主要緣于目前封閉式基金的高折價率。今年12月初,封閉式基金的整體折價率高達35%。而在國外成熟市場上,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水平通常為10%左右,最大的也不會超過15%。因此我國市場上封閉式基金的價值被嚴重的低估,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
隨著到期日的逐漸臨近,一些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已經在回歸正常水平。以基金興業為例,12月23日其收盤價為0.766元,單位凈值為0.8484元,折價率僅為9.71%,但就是這樣,其內部收益率也有10.75%。
當然,最終投資者能得到多少利潤還要看封閉式基金到期解決方案如何設計,目前看基金的運行方式可能轉為開放式基金、半封閉式基金或LOF基金。有分析師建議,中長線投資者可以關注折價率較高的中大盤封閉式基金,短線投資者則可追逐那些距離到期日近的小盤封閉式基金。但同時也要密切關注消息面和政策面的變化。
黃金投資依然看好
2005年,國際金價上漲幅度超過20%,更較2001年的低點上漲了近100%,令黃金這一中國傳統觀念中財富的代表魅力大增。展望2006年,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的因素同樣將在新的一年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銀行黃金交易員蔡振瑋表示,在國際社會通脹憂慮上升的背景下,保值功能仍將成為黃金主要的吸引力。盡管美元利率已升至4.25%,但比照美國去年3.3%的通脹水平,美元實質利率并不高。市場共識是美元加息行為目前已接近尾期,美元可能在2006年因加息結束而回落。這樣的話,金價則將因美元走軟而走高。
另一方面,對于多個國家央行增加黃金儲備的憧憬,也令黃金受到追捧,這扭轉了近幾年來央行、尤其是以歐洲國家央行為主的拋售黃金的趨勢。另外,交易所上市基金(ETF)的規模正逐步擴大。黃金產量的減少,也減少了市場上的黃金供應。2005年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和出口國——南非的黃金產量將下降14%,只有300噸左右,為75年的低點。
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的張炳南主任也表示,從基本面看,目前美元持續升息,反映出美元存在一定內在下跌動力,而美元跌了黃金一般會漲,而黃金往往是人們回避國際政治變動帶來經濟波動的首要選擇,需求大了金價也會漲。從中長期看,處于上升通道中的黃金走勢沒有改變。
因此,在眾多投資者看來,今年年底金價回調將是良好的買入機會。金價在2006年下跌的空間很小,黃金的實物需求和投資需求有望共同推動黃金價格的上漲。國際金價自1980年觸及850美元后,回落至1999年的252美元,跌勢的50%回吐位在550美元,這將成為2006年重要的目標價位。
壽險價格漲跌互現
年底保監會正式發布新生命表,市場上關于壽險價格即將上漲的傳言立刻風生水起。但專家及保監會官員紛紛辟謠,表示不同類型產品價格將漲跌互現。
由于新生命表中的平均壽命普遍提高,其中養老金業務表中男性平均壽命提高最多,比原生命表提高了4.8歲。一時間,人壽保險特別是一些長期的給付型險種要大幅漲價的消息不脛而走。一些保險公司的客戶一天內能接到多條短信,內容幾乎都是保險要漲價,欲購請從速的內容。
然而專家表示,在新生命表正式啟用后,對死亡率比較敏感的年金、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的價格將有所變化,死亡類險種的價格可能會高一些,但不會出現大幅漲價的情況。而對死亡率不敏感,主要受利率變動影響的儲蓄類產品,價格則基本上不會有什么變化。
保監會官員也表示,以定期壽險為代表的保障類產品,由于新生命表比原生命表的壽命延長,死亡率降低,其價格應該下降。而以終身年金為代表的年金類產品,由于新生命表比原生命表的壽命延長了,這意味著保單進入給付期之后,保險公司需要支付年金的時間更長,支付的金額也更多了,因此年金類的產品應該漲價。但不同人群所購買的產品價格也會不同,比如針對白領開發的產品,由于死亡率低,保費可能比較低;而針對高危人群開發的產品,保費可能就會比較高。
外匯投資選擇眾多
在2006年未開始前,延續了一年的美元漲勢終于見頂,這給外匯實盤投資者帶來新的機會。而外匯投資產品類型將更加豐富,也給普通投資者更多的選擇機會。
專家表示,2006年外匯實盤交易的投資獲利機會將有明顯增加。由于國內各商業銀行推出的外匯實盤投資在機制上更傾向于通過做空美元來獲利,而今年美元的走強卻令這種機會喪失。外匯分析師陳靜樂觀的預計,美元在經歷了今年強勢之后,2006年將面臨極大的回調壓力。同時,在2006年初非美元貨幣還在筑底的背景下,實盤投資者良好的入場機會還在。因此,2006年的外匯實盤交易將再次吸引投資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