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南早報
年終期間,市民的錢包要鼓起來了,但是,年終理財卻遇到了短暫的“真空期”:沒有無風險的憑證式國債、沒有“便宜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盡管如此,理財專家還是建議別讓自己的財富在這段時間閑著,并為您提供了三點歲末理財建議。
儲蓄:活期定期差別挺大
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講,儲蓄存款仍是不少人的首選,如何選擇合理的儲蓄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福建聯華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理財顧問張孟福認為,很多人習慣將年終獎存為 活期,但由于活期存款利率較低(稅前僅為0.72%),把大筆的錢放在活期存折里無異于“睡大覺”。例如存1萬元活期,年利息收入僅57.6元;如果存1年定期(稅后年利率為1.8%),年利息收入為180元。兩者相差120元左右。
理財專家表示,很多年輕人處于財富積累階段卻又不在乎小財富的打理,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在年終獎拿到后應及時轉為定期存款。
還債:提前還貸減輕包袱
自2004年10月起,央行已先后兩次調高房貸利息,有專業人士預計,我國已進入新的加息周期。理財顧問張孟福認為,對于一些貸款買房的市民來說,雖然每月的還款額增加不多,但最終算下來,將比加息前多交不少利息。張孟福建議,如果手頭有一筆閑錢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可以選擇部分提前還貸方式節省利息。(我的操盤助理,帳戶盈虧精確把握… )
舉個例子,2002年1月,張先生向銀行申請了期限為20年的10萬元住房貸款,月還款670余元。由于張先生將拿到1萬元左右年終獎,加上近兩年的積蓄,如果他在申請提前還銀行3萬元貸款,每月還款額將降至400余元。在還款期限不變的情況下,月還款壓力降低,并可節省1.5萬余元的利息。
投資:年底理財暫時過渡
既沒有還貸壓力又不喜歡選擇儲蓄的市民發現,近期低風險的“傻瓜型”理財產品很少,理財遭遇“空白”期:去年國債發行計劃已經結束,業內人士稱,根據經驗,即使今年第一期國債一般也要到3月份發行。另外,從上個月起理財產品大大提高了門檻,保證收益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投資門檻提高到5萬元,外匯提高到5000美元。
對此,理財專家建議,市民年底如果手頭有一些積蓄,可以選擇一些流動性比較好的理財產品暫時過渡,如認購貨幣市場基金。年底銀行可能還會有其他投資門檻很低的理財產品推出,到時候可以重新進行選擇。如果手上的資金比較多,可以考慮存7天通知存款,收益也會高不少。(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