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2月4日消息:春節期間,來自北京的陶先生一頭扎進了夫子廟,流連在畫廊與古玩城內,“淘到了不少寶貝”,他喜滋滋地向記者展示他淘來的瓷器和古玉。事實上,節日期間,在南京夫子廟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流向了古玩市場。
“開業快10天了,每天的成交額在15萬-20萬之間”,昨日,夫子廟淘寶市場王勇董事長向記者介紹。他自己也沒有預料到,定位于古玩會取得這么大的成功。位 于貢院街的這個大市場曾經讓他每天虧本很多,“等于一到崗,就開始從保險箱里往外扔錢,扔完了下班。”而現在,淘寶市場卻是日進斗金,這里的68間商鋪,很快就一搶而空。現在,王勇正準備把負一樓開辟出來做古玩市場,“就是這樣,也還是滿足不了收藏的需求,民間的收藏熱情真是如火如荼啊!”他感嘆。
淘寶市場每天人流數千
淘寶市場目前是夫子廟牌坊內最大的古玩市場,加上東市、西市的畫廊、瞻園路的古玩城,整個夫子廟形成了錯落有致的“古玩群落”。這種整體群落優勢很快帶來了旺盛的人氣。這個春節,剛剛開業的淘寶市場迎來了一個“開門紅”,每天有數千人光顧市場,堪稱“門庭若市”。
那么,來淘寶的,主要有些什么人呢?據王勇介紹,主要是四類人:一是懂古玩懂收藏的外地游客,“有一群東北游客,來了就走不動了,看古玉入了迷了。”二是周邊地區的江蘇省收藏家協會的會員,目前有3萬多人,遍布各區縣,現在他們幾乎每月都有交流活動,淘寶市場是他們的一個據點。三是很多對收藏懂行的藏家,他們具有一定的鑒賞水平。四是剛剛入門、熱情很高的普通市民。他們看得多,但買得少,有時有無從入手的尷尬。
紅木家具、瓷器玉石最受寵
這兩天,江蘇省收藏家協會會長徐湖平三天兩頭在夫子廟轉悠,最后淘了一只“玉狗”。店主開口報的就是實價,“別的人我敢欺負,你是行家,我可不敢欺。”徐湖平一笑成交。據業內人士介紹,紅木家具現在很“走紅”。淘寶市場還沒開門營業,幾家從事紅木家具的店鋪就已做成幾單生意。此外,明清瓷器和玉石也是頗受歡迎的品種。也有不少游客愛上這兒的少數民族裝飾品,“淘興”頗濃。
全國現有七千多萬收藏大軍
據有關人士估測,全國現在的藝術品收藏大軍已達七千多萬之巨,且仍在發展之中。而其數以億萬計的藏品除了部分來自大小拍賣會外,更多的是從古玩市場“淘寶”。這使整個古玩市場呈現出燎原之勢,燃遍全國各地:天津開起了古玩一條街;鄭州、太原和深圳等許多城市的古玩市場在擴大;北京古玩城店面的轉讓費已經飆升了幾萬元;來自日本、英國、新加坡等七八個國家的古玩商,去年也紛紛擠進北京古玩城,經營戶已經上升到20多家……這些古玩城的功能和定位也進一步細化:有的以中高端藏品為主,一件藏品就可帶來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的成交價;有的是由攤販組成的低端市場,買進賣出人氣極旺。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