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理財 > 正文
         
        "退燒"還是"升溫" 今年藝術品市場展望
        發布日期:2006-3-2 7:4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2005年,是藝術品市場風起云涌、大起大落的一年;2006年的藝術品市場將會怎樣?日前,記者分別采訪了部分藝術品拍賣公司的老總。
          
          三緘其口話今年

          有人稱去年是揚眉吐氣的一年,中國藝術品在國內外市場連創新高: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紋瓷罐在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以2.3億元人民幣創下中國瓷器拍賣最高價;清乾隆御制琺瑯彩“花石 錦雞圖雙耳瓶”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1548億港元成交;吳冠中的水墨畫《鸚鵡天堂》在北京保利秋拍會上以3025萬元拍出。頻頻高價位的拍賣,使人們看到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無限潛能。上半年名家作品成交價成倍上漲,有的拍賣行是百分之百的成交率;而時隔半年的秋拍,向上急攀的沖勢戛然而止,除了個別兩三家大拍賣行還能勉強維持春拍的架勢,大多數拍賣行的近現代中國書畫成交率跌至50%左右,有的甚至更慘。

          面對這樣強烈的反差、變幻莫測的復雜情形,2006年的走勢怎樣?大多數拍賣行老總語塞,不愿意正面回答:降到冰點,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再次攀升,誰也不敢夸此口,只得含糊其辭。
          
          “退燒”在意料之中

          崇源藝術品拍賣公司總經理季崇建告訴記者,2006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退燒”在意料之中,這是藝術品市場從初級轉向成熟的調整階段。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拍品蜂擁而出,太多太濫。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共有450場中國書畫拍賣,僅12月,就有72場,約有4萬件拍品要消化;二是“假賣”、“賣假”現象的猖獗,嚴重打擊了藏家對書畫市場的信心。許多買家并非是收藏家,而是一些“局外”客。他們不理解藝術品特有的價值,“一股腦”地買進,借機炒作一把就跑路。因此,這個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嚇倒一大批人。他預測2006年的藝術品成交情況,“可能回到2年前藝術品市場的起步水平。不過‘高燒退去’并非壞事,使市場趨向冷靜,藝術品的價格也將趨向理性,藏家能夠以合理價格買到自己喜歡的藝術品”。
          
          藝術品市場前景看好

          上海敬華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的董事董之一也認為今年是“盤整”年。他說,“雖然今年的成交量也許會不如2005年這么多,但是藝術品拍賣市場畢竟是個朝陽產業,整體還是會保持向上的趨勢”。

          他說,去年中國設立了“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國內首次大規模討還國寶工作正式啟動;在全國美術館工作座談會上傳出,建立2.5億元的專項基金,在今后的5年內,收藏一批20世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美術作品;文化部主持的國家美術作品收藏、捐贈獎勵項目和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三項國家重大美術工程同時啟動。這一連串的“利好”政策,證明文化主管部門已將藝術品的收藏和藝術市場的培育擺上了議事日程。因此,藝術品市場從長遠來看,前景是美好的。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小心開發商設置的十大“陷阱” 下一篇:經典拍品頻繁重現 投資舉牌還需細辨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9月27日成交總匯
        ·齊國六字刀 真品估價數萬元
        ·三款后奧運主題產品上市
        ·9月27日磁卡行情報價(僅供參考)
        ·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問責郵政求活路
        ·驚天大黑幕 滄海一朵花 
        ·郵市紅旗到底能打多久
        ·巴菲特何以成為真正的股神
        ·金幣總公司開展金幣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
        ·神牛送祥瑞 光芒耀河山

        經典美圖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