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研發幾臺取暖鍋爐到經營全球最大的直燃式中央空調,位居《福布斯》2002年中國富豪排行榜第26位的張躍,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這其中當然包括考取了中國第一份直升機私人駕照,成為中國首架企業公務飛機和直升機的擁有者,也包括連續5年無貸款繳稅過億。
在3月20日舉行的“清華學子財富論壇”上,43歲的張躍坦言,“一個年輕人如何出人頭地,一個企業如何成功,這個 話題是講三、五個小時也講不清的,成功無法定義。但是成功的人應具備哪些素質和行為,我們倒是可以討論一下。”
“愛好廣泛”是張躍提出的第一個渴望創業成功的人需具備的品質。“一個人是否有廣泛的愛好,是否能從五千年的文化遺產中得到享受很重要。從古到今,我還沒見過一個比我愛好更廣泛的人,即使是在最忙碌的時候,我也99會忙里偷閑。我的愛好包括美術、音樂、人文科學、昆蟲、飛行等等,對美的感覺我更敏感一些。”“你是否在某一個階段對某一東西的愛好十分強烈,甚至能達到忘我的地步,這是第二點。凡是成功的人都是有某種程度的偏執的。”
張躍說,從13歲到20歲,他瘋狂迷戀畫畫;而從19歲到24歲,他又狂熱地喜愛文學,“那段時間我基本沒好好學過課本上的知識。在我創立并發展遠大期間,對空調技術的狂熱又促使我不停地研究、思考、修改、完善、創造,甚至是半夜忽然醒來頓悟了某個難題,而正是這種狂熱彌補了我知識上的缺憾。”
“你是否能在任何時候都清楚自己的責任,這當然包括對家人、同事、朋友的責任;是否意識到你的責任并把它放在最高的位置,這也是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品質。責任就如同是眼前的一根箭,你必須看得清清楚楚。”
張躍很欣賞自己的狂熱和專注,他認為正是這種近似于偏執的激情驅動他走向成功,鞭策他超越自我。“開發研制第一臺空調的時候,半個多月我就瘦了20多斤,而從第一代到現在的第九代空調,我經過了九次超級狂熱。狂熱的激情產生了靈感,又驅動了超級的付出。”
但是,張躍稱他沒有一次因為賺錢而狂熱開心,因為遠大不是因為某一筆訂單而暴發的。“如果創業是一場網球競賽,金錢就像是你打網球時的計分牌。如果你只看計分牌而不注意球的話,你就會接不到球或者打到球卻沒有力度,那么你就不可能成功。對于創業的人來講,這一點很重要。”
張躍說,在過去的一年,他一直在關注民營企業,想搞清楚究竟哪一種企業可以持久下去,這里面的經濟規律是什么。“我發現,這三點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其中一點,你可能就不會成功,或者可能由勝轉衰。”
“在創業之初,我們不敢用‘私營’或者‘民營’,而用‘集體’的招牌,并不是因為政府的歧視,而是社會原因,是老百姓或者說用戶對我們有歧視,不放心我們的產品質量和信譽,但是,社會現在很信任我們,社會經濟活動也很健康。”
張躍認為,得不到貸款的實際原因是這些人沒能證明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和發展的潛力,沒有給銀行足夠的信心。“現在銀行出臺那么多優惠的政策就是為了吸引投資信貸,不要總以客觀原因為自己的無能找借口。人不能總是好高騖遠,想一下子就賺大錢。想創業,想成功,秘訣就是從賺小錢開始。”“人既要有技能,又要有積累的過程,就像我早先用繪畫來賺錢。這種積累的過程就是對你的磨練,鍛煉你的說服力和操作能力,用小的經營活動來嘗試賺小錢,鍛煉自己談價錢的能力,驗證自己的雙手是否能賺錢。這一切活動鍛煉了我積累的能力,把技術和能力變成錢的能力,并逐漸懂得讓別人滿意你的工作成果,喜歡和你合作。”
從3萬塊錢到現在的十幾億的產值、全球銷量第一,最初的積累過程為張躍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除了早期通過繪畫來賺錢,1989年,張躍兄弟的無壓鍋爐專利在國際上獲獎。不久后,他們將技術發明轉讓給了國內幾家工廠,由此積累了他們事業的第一筆錢。“創業者首先要檢驗自己是否是個能賺來錢的人。賺到錢,銀行貸款會來爭取你,但你自己要懂得打好基礎。”
不過,張躍雖然鼓勵創業者賺小錢,卻堅決反對創業者為貪圖小利而鋌而走險。“有時小錢會變成不良的經濟行為,創業者要警惕這種誘惑,別讓這種貪圖小利的非法行為害了自己一輩子。如果你發現自己賺不了小錢,那么你最好就不要去創業,去做個專才。企業家需要廣泛的能力,而專才卻只要精通一項技能也可以過上很舒服的日子。”
張躍非常推崇的另一個成功秘訣是他常掛在嘴上的“農場法則”。他曾說,農場法則符合自然規律,它的特點就是播種、施肥、耕耘、收割,再加上外部良好的天氣。無論信息時代,還是經濟全球化或者其他,都不會與農場法則相沖突:必須有很好的種子,而且是適當的種子;必須要有足夠的肥;必須要進行耕耘,鋤草、殺蟲;必須有基本的外部氣候,最后才能獲得豐收。“我深信‘農場法則’,做人做生意決不能投機取巧,任何收獲都沒有捷徑,都是長時間艱苦勞動的結果。我覺得我這一輩子從沒有浪費過時間,沒有不良的嗜好,一直在超額地付出。”
張躍計算著他平均每天14至15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和每個月近29天的工作日。“雖然我現在創業有14年半,但幾乎相當于普通人工作了30年。我可以說,沒有一個省,我不認識一部分有級別的領導,但是我不會把精力消耗在社交上。我也認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和企業家千萬不能花太多的時間在人際關系上,這是錯誤地支配時間,應該把時間用在核心問題上,比如說解決技術突破和科技攻關。”
張躍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是不能定義的,正如中國人說“蓋棺定論”,只有你死的時候,別人才能判斷你是否成功。“在你二十幾歲時設計的成功,那些夢想中渴望的鮮花和掌聲與你四十幾歲真正擁有一定財富時的成功是完全不同的。
在創業過程中,你需要承受煎熬的痛苦,忍受奮斗的艱辛,面對緊張,克服困難,享受喜悅,而這些又將不斷反復。成功只可能是某一階段的,對某一事件的,成功不是一個簡單的詞語。當一個人沒有成功后面臨新的挑戰和煎熬的心理準備時,他會承受不了。”
“人生就像是一場直播,不能停息片刻,需要的是一種持久的付出,尤其是企業的領導。”或許張躍就是這場直播的最佳導演。“或許就在明天,當我對空調不再狂熱,我就會轉移我的注意力,對更高的東西感興趣,很有可能是太陽能技術方面的合作,只要它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無論是什么,我都會全心投入,再次狂熱。”
來源:青年時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