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扎卡維被炸死,國際金價應聲而跌,上海黃金交易所6月9日的收盤價也跌破每克160元的整數關。從5月12日至6月1日,短短20天里國際金價跌去了100美元。受此影響,國內金價也從190元/克的高位掉頭直下,并跌破160元/克.
投資者不知所措
葛先生上個月在中國銀行買了5萬多元的“紙黃金”,當時報價為每克180元,葛先生只高興了沒幾天,金價就一個勁地往下跌。上周末上網一查,價格居然已經到了160元/克。“如此跌法,是否應該割掉呢?”,葛先生一下子被大跌弄暈了。
應該說,像葛先生這樣購買“紙黃金”的投資者還能夠及時止損,還有不少人看到黃金大漲之后,立刻去購買黃金首飾以及實物黃金,雖然在調價之前撿到了“便宜”,但“買漲”的心理最終讓很多人嘗到了金價大跌后的苦澀。
金價大跌之后,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的市場人士建議投資者耐心持有一段時間,等到金價反彈時再考慮如何處理;有的則認為國際金價年底可能上漲到800至1000美元,投資者根本不用擔心短期波動;有的則認為投資者應該立刻止損,到更低的價位上去買入。投資者一頭霧水,不知所措。
動機比價格更重要
投資者之所以不知所措,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當初只是在關注黃金價格的變化,而忽視了黃金投資的動機,直接導致投資者在黃金投資中盲目做多。
提起黃金投資,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值增值。但從目前金價的波動來看,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范疇。除美元走強、油價下跌等關聯因素影響之外,黃金消費淡季導致需求不足,特別是國際投資基金主力介入其中,已經使得黃金的屬性遠遠超過了普通投資者的理解。投資者在入市之前,要考慮自己投資黃金的動機是什么,究竟是為了賺取黃金波動的差價?還是為了純粹保值?或者是為了兼而有之,這些都值得在投資黃金之前好好想一想。
動機決定實際投資
之所以要先確定投資動機,因為這將直接導致你的投資策略。“死豬不怕開水燙”可能是不少黃金投資者目前的想法,特別是看到某世界著名金融機構認為今年年底金價可能上漲到800至1000美元。現在金價雖然跌了,還是有機會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