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青花釉里紅纏枝蓮紋梅瓶(294萬元)。清光緒青花紅蝠扁瓶(22萬元)。上半年,廣東的瓷器收藏市場延續近年來的熱潮,在拍賣場上屢屢創出新高,其中清代粉彩青花依然最被追捧,價格居高不下,令一些中小藏家“望塵莫及”。盡管如此,收藏愛好者還是希望在市場中找到低價位的“切入口”,尤其是那些持投資目的的收藏者。
那么下半年的瓷器投資和收藏熱點有哪些呢?經過咨詢業內專家,我們針對不同層次、不同目的的收藏愛好者,分別作出了推薦。
<STRONG> 高端收藏——50萬元以上 </STRONG>
<STRONG> 清三代精品仍是市場熱點</STRONG>
高端收藏仍以清三代官窯精品為重點。不過,行家提醒投資者,高端收藏的投資回報率高,是因為其投入額相對更大,資金起點至少為50萬元,甚至動輒需要幾百萬元的投入。
◆清三代官窯: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以景德鎮為主的官窯。康熙官窯以顏色釉為主,其中紅釉的郎窯紅、豇豆紅和藍釉的天藍釉最為名貴。康熙青花濃淡有層次,器物圖案花紋正統,表現出康熙王朝國富民強、意氣風發的氣勢。
◆雍正朝瓷器達到清代官窯的巔峰,其顏色釉以仿官、哥、汝、鈞(指宋代名窯)為著,青釉的燒制達到歷史上最高水平,釉里紅更是空前絕后,而粉彩成為時代主流。這個時代的器物造型有古意,風格雅致。
◆乾隆時代的器物有富貴之氣,以粉彩為主流,集開光(即在器物上留出空白處繪畫)、色釉、鏤空、堆塑、繪畫、描金等方法于一件器物上。而青花釉里紅盛行,青花器色澤濃艷,釉里紅淡雅。官窯器大部分有款,一般以青花寫款。
<STRONG> 低端收藏——5萬元以上 </STRONG>
<STRONG> 民國瓷收藏可搭“尾班車”</STRONG>
一般的收藏愛好者可關注民國的名家款瓷器及晚清精美日用器。不過,瓷器專家張惠萍提醒收藏者們,再低端的瓷器收藏,至少都要有5萬元的投入,幾千元是遠遠不夠的。
民國瓷已逐漸在市場上體現其價值,特別是一些名家瓷器如珠山八友的價位已達到上百萬元,但其中精美的日用器價格還比較低,有一定升值空間。但也有行家認為,市場已經歷過一輪“掃貨”,現在“入貨”算是搭“尾班車”,所以投資者也要謹慎入市。
晚清的一些精美日用器也有一定投資收藏潛力,如光緒年間有大量仿前朝單色釉和青花釉里紅,只需1萬元左右,最貴也不過兩三萬元,值得低端投資者考慮。
◆民國日用瓷以青花、粉彩為主,造型較晚清瓷器淳樸自然,以簡單和平直的造型為多見;新粉彩瓷畫與傳統粉彩相比,在造型、線條、色彩、光線等方面,已能實現“瓷”與“畫”的完美結合。另外,民國瓷器上的題銘、書法功底扎實,所以行內有“仿民國繪畫難,仿民國書法更難,仿題銘難上加難”的說法。
◆光緒時代仿明及清康熙、雍正、乾隆甚至嘉慶、道光的各種品種,并創新了水墨五彩、軟彩。而豆青末紅彩、仿康熙五彩、仿乾隆斗彩及儲秀宮款的黃地三彩器都是彩瓷的精品。宣統二年燒造的白釉供器最為突出。
<STRONG> 中端收藏——10萬~20萬元 </STRONG>
<STRONG> 明代中期民窯價格未到位</STRONG>
明代中期弘治、正德時代的器物存世量很少,而且目前的市場價格在幾萬元上下,其升值潛力值得期待。另外,清三代的民窯精品也值得關注。有行內人士表示,一些規范的小拍賣會很可能有這一類真品,如果有專業水平或有專家參考,可以將其作為一個“淘貨”的途徑。行家建議,收藏者可收藏留存下來的品相好的青花、原色釉。一般來說中端收藏的資金起點為10萬~20萬元。
◆弘治官窯燒造少、傳世品也很少,斗彩中嬌黃和白釉刻填綠彩是最負盛名的,嬌黃難以仿制。民窯的青花則是重點。青花圖案簡單,以龍紋為主,還有花果紋及梵文等裝飾。白地綠彩是彩瓷的最主要品種,傳世量極稀少。胎潔釉潤,有玉質感。款識是“大明弘治年制”,而且“治”字的水旁三點絕大多數低于“臺”字。
◆正德官窯器趨向厚重粗糙,品種更多樣化,特別是素三彩最出著名。青花器體比較厚重,制作比較粗糙,多以花卉和龍紋為圖案,還運用波斯文作為裝飾,器形更多。釉里紅是稀罕品種,而顏色釉(如黃釉、仿龍泉釉、孔雀綠釉、藍釉和紅釉)只有很少的傳世量。彩瓷以素三彩為突出(指黃、綠、藍三色)。
</TD></TR>
<TR>
<TD align=right><FONT color=#ff0000>來源:</FONT>廣州日報</TD></TR></TBOD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