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生活一年一個樣 五年大變樣 |
發布日期:2006-12-10 16:3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5年前,銀行理財這個詞在中國還未誕生。要說到理財生活,讓人印象深刻的要算凌晨排隊買國債,那時國債是不少人眼中的緊俏貨。
可是現在,客戶與銀行的關系完全被顛覆了。
客戶可能已經很久沒光顧銀行的柜臺了,ATM機、自助終端系統、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可以為客戶提供AAA銀行服務。
銀行理財也不是什么新鮮事物,貴賓室里有沙發、咖啡、音樂、雜志,由專業的一對一的理財師,為您提供一站式的個性化理財服務。人們的理財生活從無到有,從單調到豐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位銀行業人士介紹,理財中心在2002年登陸上海,此前,即使是銀行工作人員,對理財的認識也非常有限,甚至沒聽說過。在銀行理財中心剛出現的時候,還沒有什么理財產品,只不過硬件設施較好,空間較寬敞。再然后,理財產品出現了,但很快被同業互相抄襲,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且客戶也沒有被細分,大家享受一樣的待遇,被建議買入一樣的產品。此后,銀行漸漸地根據客戶需求,開始收集客戶信息,建立電子網絡,為不同收入、年齡、風險承受能力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務,逐步推出個性化的新產品。現在,無論到那家銀行,都能選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綜合理財規劃正流行
理財已是人生職業規劃一部分
如今,客戶不但能在銀行買到銀行自產自銷的理財產品,還能在銀行買到各種各樣的代理產品,如保險、基金,也可以通過銀行炒證券、期貨、黃金、外匯。
不少銀行根據客戶不同需求,為其提供理財方案,如留學貸款,原先只是一項個人貸款業務,自從銀行倡導“一站式”理財后,其業務拓寬為個人留學貸款、辦理國際信用卡、匯款、購匯,還增加許多增值服務,從存款證明到電子簽證、留學生保險,或與外資銀行合作、代理開戶等。從一項產品發展為一整套完整的服務。
這可能只是客戶一個階段的理財目標,銀行可以根據客戶人生不同階段為其制作不同的規劃,將理財與人生的目標結合起來,使客戶對自己的需求更加了解。不同收入的客戶將被銀行歸類,為其提供服務框架,在細節上為每一位客戶進一步提供個性化服務。銀行會調查客戶的資料,收集信息,從個人家庭的基本信息,渴望得到的理財回報,到可以承受的風險等,銀行會根據這些情況為客戶安排一位理財師,定期給客戶建議,并推薦理財產品。VIP客戶就可能享受更多增值服務,如貴賓登機通道、理財產品預約購買通道、銀行上門衛客戶辦貸款、VIP高爾夫球服務等。
理財選擇多元化
技術服務理念將理財蛋糕做大
選擇綜合理財省時省力,但是投資者在銀行可以進行投資理財的選擇是非常多樣化的。
銀行在不少產品的細節上動足腦筋,比如房貸,現在市面上通行的還款方式就有近七八種,轉按揭也有不同的轉法,隨客戶需求而變,銀行出品的再不是僵硬的理財產品,而是可以拆下零部件,自由組合的“百變金剛”服務。
銀行除了對產品自身進行創新,產生變化外,有許多產品也是因政策而變。
5年前,人們手中的外匯并不多,想換點外匯需找“黃牛”,但是現在市民只要帶好身份證即可去銀行換取上萬元的外匯。
在利率、匯率趨于自由的大前提下,不久的將來,銀行產品的利率會出現分歧,投資者會有更多選擇余地。
在投資上,由于金融體制的完善,外匯、黃金等交易只需通過銀行下載軟件客戶端,申請一個賬號即可進行即時的買賣,且交易時間、準入門檻也更有彈性,黃金10克起即可交易,中行的“美元金”交易時間為周一早上8∶30至周六凌晨2∶30。
即期交易若還不能滿足需求,那么應運而生的金融衍生產品也能讓客戶挑花眼,如外匯期權、遠期等。使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有了更多可以對沖的工具,規避風險。
在理財方式上,銀行也有不少創新,比如投資者可以坐在家里通過網上銀行操作投資,或者成立資金管理賬戶,進行自主的定投基金的投資,也可以直接買銀行的產品包裹,輕松領取回報即可。
理財產品掛鉤全球市場
財富資源全球化配置唾手可得
隨著外資銀行參與個人理財市場,投資者馬上發現,銀行理財產品的掛鉤市場可以掛到天南地北,投資者可以分享到美元加息的利息,也可以享受到國際黃金暴漲的利潤,周邊國家的股票,毋須親自出國挑選,只要選中掛鉤是該市場的銀行理財產品即可。甚至是別國的水資源、房地產,只要有與其指數掛鉤的理財產品,國內的投資者就可以插上一腳。
在外資銀行理財產品百花齊放之時,中資銀行也正在拓展自己的國際性理財產品,據統計,截至11月,市場上共推出9款銀行QDII產品,人民幣認購額近23億元(約2.9億美元),美元認購額近9000萬,銀監會已經批準了10家中資銀行和7家外資銀行開辦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告顯示,目前已經外匯局公告批準購匯額度的銀行有中行、工行、建行、交行、招行、中信、興業、民生;花旗、恒生、渣打、東亞銀行等12家,批準購匯額度達121億美元。政府還在鼓勵更多的銀行參與進來,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將會有更多的與國際市場掛鉤的理財產品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利率匯率波動逐步加強,在外匯理財和人民幣理財之時,需要預計利率匯率的變動趨勢,計算投資成本,做好止損規劃。
另外,理財產品的全球化也帶來了更多風險,也會將其他地區的市場風險帶入國內,投資者也要積累一定背景知識,再來選擇投資理財產品。
在進行投資之前,需按照風險測試結果分析和理財師的建議,不要魯莽行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