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理財 > 正文
         
        四大股市大腕暢想中國牛市
        發布日期:2006-12-15 12:1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證券時報

          作者:郭峰 盧榮 劉昆明

         昨日東方證券2007年度投資高峰論壇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東方證券副總裁王國斌、富國基金副總經理陳繼武,交銀施羅德基金副總經理李旭利、上投摩根基金投資總監呂俊針對2007年投資策略發表精彩演講。

          王國斌:市場開放,大家以為狼來了,可現在卻發現,中國曾讓人擔心的的汽車業,金融業也在競爭中變成了狼。在一個重視商業文化的國家,如果制度合理,講究信用,企業的競爭力是提升很快的。金磚四國中,只有中國沒有實行股權激勵,如果實施股權激勵后,管理者的能動性調動起來,釋放得巨大生產力將給經濟發展帶來可觀的影響。國內券商的優勢在于能掌握更多知根知底的企業,在所有的不確定性中多贏得一些確定性,進而贏得對市場的定價權。

          陳繼武:中國正處于歷史上的最好時期,1985年到2001年,美國股市漲了12倍,臺灣股市漲了十幾倍。中國人勤勞,重儲蓄,重教育,政府的角色逐步退出,越來越市場化的環境將極大增強個體的能動性,如果中國從重工業化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成功,將給資本市場提供巨大機會。

          李旭利:IMF等各大宏觀經濟專家對中國的經濟增長總是低估,因為他們忽略一是人口紅利;二是中國從管制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解放的生產力。中國經濟能接受的極限速度是多少?從土地,人力,資本等三大要素價格看,人工工資和資本價格都還處于低水平,所以,未來十年,中國可以承受GDP年均10%以上的增長。也許二十年后,中國將與北美,歐洲并列全球三大資本市場。

          呂俊:中國舊的國際經濟循環是與歐美貿易,以美元結算。在目前人們幣升值的情況下中國低端消費品仍然有競爭力,美國是個有活力的經濟體,它的經濟略微放緩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而且中國新的國際經濟循環正顯露端倪,礦石等原材料的大漲讓亞非拉國家獲益,以中國企業的能力,這從中國掙去的錢是肯定能再掙回來的,所以與亞非拉的以貨易貨貿易可以平衡舊的經濟循環。對中國的出口,投資不需太擔心,消費能維持,資本市場的估值就主要與信心有關。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家建議投資者理性投資 適時摘取一兩個熟蘋果 下一篇:2006,我的投資總結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齊國六字刀 真品估價數萬元
        ·三款后奧運主題產品上市
        ·9月27日磁卡行情報價(僅供參考)
        ·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問責郵政求活路
        ·驚天大黑幕 滄海一朵花 
        ·郵市紅旗到底能打多久
        ·巴菲特何以成為真正的股神
        ·金幣總公司開展金幣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
        ·神牛送祥瑞 光芒耀河山
        ·黃金巨幅震蕩,金融風暴中顯神威

        經典美圖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