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金領家庭理財要求穩 |
發布日期:2006-12-25 10:5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趙先生今年37歲,是一家外企的高級管理人員,稅后月收入1萬元;太太是一家科研單位的處長,稅后月收入8000元;女兒今年8歲,在一所私立小學上二年級。趙先生家庭月累計收入為1.8萬元。目前,他們有家庭積蓄33萬元,分別為國債5萬元,定期存款20萬元,活期存款8萬元。兩人的單位均提供有正常的養 老和醫療保障。他們現有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每月需要償還按揭本息2600元,剩余還款額度為10萬元。家庭有一輛伊蘭特轎車,全款購置。
家庭開支情況:每月生活費用2000元,養車費用1500元,其它交往等費用2000元,女兒的學雜費1500元。家庭累計月支出7000元。
理財目標:在穩妥的前提下,實現家財的保值增值,以確保女兒未來能夠接受良好教育,保證夫妻退休后的生活質量不降低。
理財分析
趙先生和太太收入較高且較為穩定,其車房俱備,短期內沒有太大的開支項目。但從女兒就讀私立學校這一情況來看,他們非常注重教育投入,將來孩子上中學、大學甚至出國留學的費用將是一筆不菲的開支。趙先生和太太如果僅憑普通的養老保險,到退休時可能只能維持兩人的生活。所以,為了提高保障能力,趙先生有必要提早規劃養老金,這也就要求趙先生科學理財,確保積蓄不斷增值。
從趙先生的金融資產結構來看,有不盡合理之處。首先,他有存款又有貸款,目前存貸利差一般在3-4個百分點,10萬元貸款每年就會“倒掛”數千元,幾年下來就是上萬元。另外,在目前投資理財產品日新月異的情況下,趙先生安于普通的國債和儲蓄存款,金融資產收益相對較低,特別是在當前物價指數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很難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
理財建議
可以考慮提前還貸。近兩年來,央行兩次上調了商業銀行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貸款成本有所增加。所以,為了避免存貸“倒掛”,趙先生可支取部分存款,一次性提前償還剩余的10萬元貸款。
提前還貸后,5萬元國債可以繼續持有,銀行存款還剩18萬元,可以做如下調整:
1、將10萬元定期存款調整為集合理財產品2005年以來,一種新的理財產品———“券商集合理財”日漸浮出水面,其5%以上的預期年收益、相對穩妥的運作方式,吸引了廣大投資者,有的地區還出現了爭相搶購集合理財產品的火爆場面。趙先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綜合衡量,優中選優。
2、將5萬元調整為人民幣理財產品目前,人民幣理財雖然收益下降,但年收益仍在2.5%左右,在理財上應當錙銖必較,雖然人民幣理財和定期儲蓄稅后收益只相差0.5個百分點,但5萬元一年就可多收益數百元。
3、將3萬元購買貨幣基金貨幣基金主要是投資央行票據、記賬式國債、金融債、協議存款等穩健型金融產品,這就決定了它的收益非常穩妥,關鍵是可以當成“活期存款”。貨幣基金購買和贖回均沒有手續費,發出贖回指令后,只需1-2天便可變現。所以,趙先生把3萬元存款轉成貨幣基金,既能保證理財收益,又可以保證日常的資金使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