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財的角度來說,每年元旦前后這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是收獲的黃金時節,除了能領到分紅、期薪、年終獎等“外快”之外,人們可以坐在溫暖的家里靜心盤點一年來家庭的收支情況。那么,這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怎樣打理家財才能使全年的理財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并確保明年理財“開門紅”呢?
炒股應盤點收益以靜制動 進入11月以來,深滬股指在高位震蕩,回顧中國的股市,歷年來都是年終進入調整期,因為各方機構都會考慮年終決算、業績報告等因素,所以很多機構也會采取暫時離場的策略。
在這種情況下,個人投資者也不妨換一下操作的思路。對于很多股民來說,2006年應當是一個豐收年,這些股民不妨先盤點一下盈余,如果對目前的市場把握不準,不妨暫時觀望一下,只有現金拿到手才是真正的收益。雖說指數大漲,但也有很多中小散戶“賺了指數不賺錢”,股指創了新高,而自己手中的股票卻可能創了新低。
新基金能較好地規避風險 今年笑的最開心的莫過于基金公司,過去無人問津的開放式基金逐漸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廣大投資者看好新基金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一個是看好中國中長期的股市;二是被搶購新基金其基金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業績不凡;三是新基金相對風險較小;四是很多投資者認為如果四季度股市調整,正是建倉良機,新基金有一定的盈利空間。因此,年終之際,追求穩健的投資者,不妨關注一些績優基金公司發行的新基金,或者是業績表現不錯的次新基金。
穩妥理財是年終的最好選擇 投資市場的規律一般是,股市好的時候穩妥型理財產品受冷遇,而股市調整的時候穩妥型理財產品便受追捧。比如,貨幣基金今年收益呈現下降趨勢,與股市活躍、很多人贖回貨幣基金而轉投股市或股票型基金有關,而如果四季度股市繼續調整,靈活性好、收益穩妥的貨幣基金則成為股市資金最好的避風港。貨幣基金一般兩個工作日便可以贖回變現,靈活性優勢是任何高收益渠道所不能比擬的,因此,年終之際從股市退出的資金或新發的分紅、年終獎等暫時不用的資金可以購買貨幣基金。
中短期資金還可以購買人民幣理財產品,貨幣基金雖然收益穩妥但收益相對較低,而國債只能長期投資,這時中短期資金則可以購買人民幣理財產品。目前各
銀行近期發行的一年期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預期年收益一般在3.1%至3.2%之間,為同期存款利率的1.4倍左右,部分銀行還推出了三個月和半年期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年收益一般也在2.1%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