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將內地作為集團重點發展方向的“超人”
李嘉誠最看好內地哪個行業呢?除了老本行房
地產外,不是港口,并非基建,更不是電信。李嘉誠上周接受
福布斯》雜志訪問時坦言,醫藥行業將是長和系未來在內地重點發展的業務。
事實上,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全球知名的投資巨匠和大型跨國企業都將目光投向醫療行業。索羅斯已大舉加碼生物科技制藥股,有百年歷史的跨國巨頭飛利浦也將臺積電和樂金飛利浦股權賣掉后,轉而收購醫療相關產業,作為未來發展的核心事業。
銀發商機陸續顯現 醫藥行業逐漸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最具潛力的行業之一。現實情況是,隨著醫療衛生的改善,人口高齡化成為全球的趨勢,根據專業機構National Ambulatory Medical Care Survey的統計,全球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正在逐年增加,預計在未來5年內還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基金界人士指出,當人類的壽命愈來愈長,伴隨高齡而來的醫療保健需求就愈大,相關產業的崛起值得期待。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醫療保健已變成全球最大的服務項目,2005年全球相關支出達到3.8兆美元。相關產業,如醫療保健器材等呈現穩定成長。更令人振奮的是,隨著藥廠專利權紛爭落幕及基因療法出現重大突破,生物科技醫療企業陸續交出亮麗財報成績,去年前三季度MSCI制藥生技指數13.25%的漲幅也曾跑贏MSCI新興市場及世界指數的12.71%及11.33%。從波動性來看,生物科技醫療類股近三年的年化標準差(8.87)甚至比一向以穩健著稱的
銀行類股更小(MSCI銀行類股指數:9.53),其波動性也比MSCI世界指數(8.99)還小。
專利藥業股今年有望翻身 從過去數年來看,全球各大藥品專利權到期的數量急劇攀升。據專業機構統計,2006年全球到期的專利藥品市場規模高達195億美元,年增長達117%,專利藥廠的壓力不言而喻。與競爭壓力相呼應的是,專利藥廠的銷售額與獲利能力飽受威脅,股價表現也不見起色,相關基金的表現同樣平平,如荷銀藥物基金一年回報僅5.07%,兩年收益率8.9%。
不過,分析師指出,隨著全球專利藥品到期規模最高峰(2006年)的過去,利空出盡的專利藥廠股價正逐漸擺脫長期低迷態勢。ING投顧表示,全球專利藥廠股價已開始反映全球專利藥品到期規模即將下滑的利多題材,加上受惠于老齡化,老人常見慢性疾病專利藥的銷售前景看俏,2007年將是專利藥廠重拾升勢的一年。
ING投顧指出,自2007年起,全球到期的專利藥品市場規模將逐年下滑,有望從去年的195億美元一路降至2013年的82億美元。不過,就投資角度而言,股價表現通常領先基本面,制藥業也不例外。ING投顧認為,2006年雖是專利藥到期的高峰,但美國投資大眾已經敏銳地嗅到趨勢即將改變,因此開始投資股價相對便宜的大型績優藥廠,所以去年底各主要專利藥廠的股價逐漸走出陰霾。就美國證交所制藥指數(DRG)目前僅17倍的市盈率來看,尚處于歷史低位(最低15倍、歷史高點39倍),因此股價即便升溫,也仍有成長空間,投資人仍可看準趨勢分批布局。
可關注富達健康護理基金 近些年掀起的“中國投資熱”令國際資金瘋狂涌入,被李嘉誠的“金手指”點中的傳統醫藥行業能否吸引基金經理的青睞受到市場關注呢?柏斯理財董事莊漢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藥業股市場存在壟斷,相關藍籌公司并不多,由于企業需要投放大量資金才能進入該市場,小型藥廠也許能吸引龍頭企業收購。
莊漢輝指出,由于內地醫藥行業對優質藥物的生產技術及監管仍存不足,因此基金吸納內地醫藥股預期可能不會急劇升溫。不過,目前海外正興起自然療法,對中藥有關的健康產品關注度提升,有望刺激有關內地企業出口增長。
新鴻基金融集團業務發展及投資研究經理盧敬忠則認為,內地藥業發展仍屬起步階段,產權的監控有待改善,但長線而言內地人口龐大,對藥品需求持續增加,相信市場潛力優厚。
內地社科院今年發表的社會藍皮書顯示,“醫藥業為中國需考慮的三大問題”,并會在2008年奧運前提升內地醫藥業的監管,此舉有望加快內地醫藥改革。
從全球市場看,因市場資金受到新興市場股票及天然資源股的吸引,加上大型美國大型藥業股價受壓,去年健康護理基金表現落后,不過,今年市場預期藥業股有望反彈。據了解,健康護理基金一般投資于美國市場的比重約50%~70%,歐洲占約20%。盧敬忠表示,投資者可關注未來健康護理基金表現,并推薦“富達基金———健康護理基金”。該基金主要投資從事健康護理業公司的股票,包括藥業公司、醫療設備及儀器供貨商、生物科技及健康護理服務公司等。截至上周五,富達健康護理基金一年收益率為5.29%,兩年收益率達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