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理財 > 正文
         
        理財市場呈爆發式增長
        發布日期:2007-1-25 9:19: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新聞晨報 
          □晨報記者劉志飛

          2006年全國共有2000個(款)左右各類理財產品面世,人民幣理財產品幾乎以日均1只新品、外匯理財產品以日均2只的速度問世,數量較上年翻了一番。這種爆發式的增長表明,市民理財市場潛力巨大,投資者也有了更多的理財選擇。

          股市吊高投資者胃口

          對理財產品而言,在國內股市向好的背景下,本外幣理財產品的銷售難度加大。特別是2006年下半年,隨著整個股票市場的飆紅和資本回報率的增加,銀行系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已經無法滿足我國投資者的“胃口”,投資者的收益率要求和風險偏好,已經被股票市場吊高了起來,直接導致本外幣理財產品銷售量的下滑和營銷難度的增大。

          中國理財產品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關聯性大大增強。據第一理財網統計,2006年工行、光大、民生、花旗、恒生、東亞等銀行均推出過本外幣股票掛鉤型產品。外匯理財產品的推出和市場規模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從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改革,直接導致銀行外幣理財產品余額的下降和外匯理財產品銷售量的減少。

          理財產品亦有風險

          理財產品市場也出現了許多必須解決的問題,如產品缺乏差異和個性;產品供應渠道仍顯得單一,理財市場缺乏立法保護,理財文化和正確的理財心理構建尚需時日,專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等。

          2006年大部分中資商業銀行推出的與歐元匯率、黃金掛鉤的理財產品基本以失敗告終,體現了浮動收益型產品的較高市場風險。由于歐元、黃金的波動幅度比較大,特別是黃金,導致產品預設的區間均被突破。由于推出的時機不佳,黃金5月份出現了大幅震蕩遠遠超出了預設的區間,開始了一波“瘋狂”漲勢,導致產品失敗。可見該類浮動收益型產品蘊含的風險較大,在市場比較波動的時候,收益很有可能是零。這也提示商業銀行在產品設計和推出時機的把握上要更加精確和合理。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2007藝術品拍賣市場正在走向理性 下一篇:基金賺錢效應突顯 滿城盡是"基金"客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9月27日熱門品種點評
        ·彝族“摸奶節”女孩上街隨便讓人摸 
        ·五種好命女面相(組圖) 
        ·二十年過去,我們才真的需要這部《丑陋
        ·砍價公司現身
        ·從未見過的“精靈”世界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洋妞 (組圖) 
        ·《男人裝》新寵新聞女郎 郭易 

        經典美圖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