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投資理財》版為女性讀者獻上了一期有關女性理財的文章。昨天是“三八”節,本報記者又專門走訪了省會幾家
銀行的三位女性理財師,請她們講述自己的職業、生活和投資理財之道。您是否想知道,女理財師在為銀行和客戶創造價值和財富的同時,自己是如何理財的呢?
●理財有道 統籌規劃 國際注冊金融理財師臧曉蕾是建行河南省分行個人理財中心的理財經理,她認為理財并非高深莫測,掌握兩個關鍵點即可:有正確的理財觀點和習慣;了解宏觀經濟政策,正確把握理財當前熱點。
作為專業理財師,她認為,理財需要選擇適合的理財工具來實現。比如,擁有兩張設定了不同還款日期的信用卡,既可緩解現金消費的壓力,還能增加自己在銀行的信用。另外,信用卡對賬單還能起到記賬的作用。
臧曉蕾說,她還充分利用建行樂當家理財卡一卡多賬戶、自動轉賬等功能,既便于管理,同時在保持資金流動性的前提下,盡可能獲得較高收益。
●投資要訣 穩中求勝 據交行鄭州分行理財經理韓紅玲介紹,理財不簡單地等于攢錢或者投資,而是要精心安排,懂得打理。
她的投資經歷中也有過挫折,2003年炒股損失慘重,后來她的投資理念就逐漸轉向了穩健投資,力求穩中求勝。在投資結構上,逐漸減少投資股市的資金比例,增加
債券、基金的投入,特別是貨幣基金和穩定成長型的基金(如將易方50指數基金轉為易方平穩)的投入;在投資策略上,股市、匯市開始做短期波段炒作,見好就收,逢低再進;在投資方向上,選股側重價值投資,而且是她比較熟悉的行業,“比如近兩年我選了銀行股(招商銀行)和能源股(電力、石化)作為投資對象,通過波段炒作,可以求得盈利。”這與臧曉蕾的觀點不謀而合——只做自己熟悉的。
臧曉蕾認為,之所以都認可“將雞蛋放在兩個籃子里”,因為每個人的資金、精力都是有限的,資金放在過多的籃子里,必將使風險增大,還有可能增大機會成本。但在一些特定階段,在正確判斷宏觀市場的情況下,也不排除一次性進行大額投資,此時“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雞蛋”會獲得短期巨額利潤。
“作為理財人士,有大量的時間、精力關注股市,直接、間接投資股票是追求高額回報最有效的途徑,所以在近期主要選擇了基金和股票,在一個領域內適時調整投資策略,仍然可以有效控制風險。”韓紅玲的做法也是穩中求勝。
●正確心態 風險意識 “除建立完善的防御工事,以應付突發事件的應急資金外,采取合理的投資形式更重要。”臧曉蕾表示,投資要與當前國家經濟緊密結合,追隨當前國家經濟熱點的轉變。
她以自己為例:2004年~2005年股市低迷,主要關注債券市場;隨著證券市場、國際環境行情的向好,2005年下半年開始重點關注證券市場、
黃金市場;2006年上半年部分資產選擇賬戶金投資,當年上半年輕松獲利35%。下半年將主要精力、資金用于證券市場投資,投資收益頗豐。
但她提醒說:“資金投入到市場后,再好的投資品種也會有風險。”因此,投資過程的風險管理應貫徹始終,根據市場以及宏觀政策的變動,對投資項目暴露出來的風險應及時規避、化解,調整資金比例,甚至對投資組合品種進行調整,以保證穩定投資收益率。
●溫馨提示 越早越好 國際注冊金融理財師、光大銀行鄭州分行郜曉莉則強調盡早理財的重要性,她說:“財富增值的最好伙伴是時間,投資應充分重視復利和貨幣的時間價值。以一位24歲參加工作從第二個月就開始理財的年輕女性為例,她每月投資1000元的基金,假定收益率為5%,那么到她60歲退休時,就會有120萬元的投資收入。假設她30歲才開始每月投資1000元的基金,收益率仍然為5%,那么到她60歲時她只能獲得83萬元的投資收入,只晚投資了6年,收益卻相差近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