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專家提示:2007年家庭財務規劃應當風險與收益并重,尤其是預防性儲蓄投資高風險產品不可取。特別是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70年代的一群人,承擔著巨大潛在的生活壓力;、
外匯、
期貨,都是目前熱門的投資渠道,但是對用于教育、養老的儲備金禁不起以上方式的市場風險,而
保險作為一種收益回報穩定,并兼顧保障的理財方式應該是應對教育、養老、醫療等需求的最好選擇。
用最短的時間強制預存教育金 筆者大學同學的孩子剛出生不久,現家庭平均月收入1.5萬元,夫妻倆算了一下,希望孩子享受良好教育,小學和中學重點學校,順利讀大學。假設小學和中學時期花費平均每年3萬元,大學期間花費暫且不算,費用以每年5%速度增加,他們需要準備至少40余萬元。
子女教育在大多數家庭的生活支出中占比很重,而采用保險準備子女教育金,準備越早越劃算。于是夫婦倆購買了2007年某壽險公司推出的新型壽險產品,能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子女教育問題,他們每年交納34154.5元,存3年,共交納10萬元左右,在第三年夫婦倆就可領到6000元返還金,并且在今后每三年都可領取6000元,一直到孩子100歲,最終還有5萬元的百歲賀壽金,并且每年還有紅利收入。如果孩子因意外受傷,可以得到最大1萬元的報銷額度。
理財專家表示,此險種最大好處在于返還快,交費期短,還有風險醫療保障,家長省心省力。大家還可以看出,兒童購買本產品,三年一返次數就更多。
對于年齡在0-17歲的少兒,購買該險種,可以說是真正的一張保單,三代受益。首先父母自己可以領取生存金;等孩子上中學或大學時隨時作為教育金使用;等孩子大學畢業后,可將生存金用于消費;也可將這筆珍貴的保單交給其養老,還可最后將身故保障金留給下一代。還需要指出的是,少兒買此產品的增值潛力最大,年齡越小增值越大。
財富管理安全 保值增值會更好 30歲的小張是某研究所工程師,屬于單身新貴的典型代表,關注資金保值增值。假設他有現金10萬元存于
銀行一年定期,利率為2.52%,扣除20%利息稅后利息是2016元,而現有的通貨膨脹率一般認為是3%,就算加上一年后的2016元利息,一年后10萬元的購買力相當于當時的98956元。
目前的居民越來越不傾向于將存款放于銀行,假設今年的100元能買100根黃瓜,明年的100元就只能買到97根黃瓜,也就是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張先生同樣購買此款產品,每年交費60897元,存三年,同樣在第三年得到返還金,是1.2萬元,每三年一領,直至100歲,最終享有10萬元的百歲賀壽金,每年還有紅利分配。
對于處于25-39歲人士來說,這時候開始考慮養老,等于在起跑線上搶先一步。這個年齡段的理財規劃主要考慮的是財富管理安全,免受風險困擾。投保此產品,既可將生存保險金或紅利用于計劃性消費,比如支付部分按揭費用、出國旅游等,也可將紅利累積生息,最大限度地提高養老儲備金,靈活度很大,可隨時調整支取。
同時專家表示,很多70年代的新貴家庭,在理財方面其實做得并不好。只是一味攢錢,而不知合理進行財務規劃,旅游、裝修房、買車,這些大筆開支使這些家庭在存與取之間徘徊。但是有了壽險全面保障計劃,這個幫助人們資產安全的終生理財工具,我們就可以放心地去做一些高收益的投資,從而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