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裕人群學歷高年齡低 |
發布日期:2007-8-16 9:5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萬事達卡在京滬穗三城市300富裕人士中進行的調查顯示
中國富裕人群學歷高年齡低
核心提示
中國內地正在崛起并不斷壯大的富裕人群,對消費、旅游、文化藝術等相關市場存在多大的影響力?近日,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正式發布了一項全新的指數報告"萬事達卡中國富裕人群指數",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揭示。
"中國內地的富裕人群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這一族群的市場消費潛力更是不可估量。就國內市場而言,富裕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生活選擇和心理轉變中蘊含著新的財富,并且將會改變中國的市場格局。此外,中國內地富裕人群對境外旅游十分有興趣,因此他們的消費能力將對全球的旅游和觀光業造成影響。"萬事達卡國際組織亞太區首席經濟顧問王月魂博士指出。
據悉,該指數報告重點關注的對象是在中國這一全球人口最多的市場中快速興起的富裕人群的消費行為。首次調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各挑選300個家庭富裕人群代表進行面對面訪談,調查與分析其消費模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以及對十種頂級品牌產品和服務偏好。此調查上半年著重于分析中國內地富裕人群重要的生活方式,包括消費模式以及對于工作、家庭、及社會的態度。下半年則著重于鑒別富裕人群對于國際及國內頂級品牌產品和服務的喜好度。
內地富裕人群年齡偏低
據介紹,報告對中國內地富裕人群的界定標準是家庭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上(約合人民幣18.9萬元)。
據分析預測,在2005年中國的富裕人群約為290萬戶,到2015年將增長到850萬戶。
調查顯示,中國富裕人群年齡低于亞洲平均水平,在中國內地的富裕人群中,30歲以下的占22%,31至46歲的占64%,46歲以上的占14%。王月魂博士稱,內地富裕人群主要由相對年紀較輕的人士構成,這在整個亞太地區都相當罕見,比如在日本的富裕人群中,70%的富翁在46歲以上。盡管年輕,但內地富裕人群大都具備較高學歷,50%的人擁有本科學歷,33%擁有碩士以上學歷,11%擁有大專學歷,高中畢業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別占5%和1%。
熱衷購置房地產
調查顯示,多數內地富裕人群在2000年前已經購置了第一處房產。其中18%的人在1996年前購置,41%的人在1996年至2000年間購置,41%的人在2000年后購置。
報告分析認為,富裕人群把房地產作為一項重要的投資。隨著房產購置的增加,房產的面積也逐步擴大。富裕人群第一處房產的平均面積為129平方米,第二處為171平方米,第三處為184平方米,第四處高達208平方米。王月魂博士表示,可以預期,中國將出現更多的金融投資工具,如果其投資回報率超過房地產,則富裕人群大量購置房產的情況可能發生變化。
普遍喜歡旅游
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富裕人群喜好休閑娛樂,其中國內外旅游是他們休閑娛樂的最大支出項。
調查發現,2006年92.6%的富裕家庭在休閑和娛樂活動方面的花費高達1萬美元,國內外旅游是最大的支出項,其次是健身、游覽主題樂園、運動和社交活動。過去一年內,有43.3%的富裕人群至少在國內旅游三次,30%的富裕人群一年出國旅游至少三次。
對于內地以外的個人旅游目的地,中國香港仍是富裕族群的首選,有85.6%的中國內地富裕人群造訪過香港。其他熱門旅游地點包括中國澳門(51.7%)、泰國(34.8%)、新加坡(30.5%)及日本(18.7%),不到10%的富裕人群2006年去過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王月魂博士預測:"這些國家也會漸漸地發展成如同美國和澳大利亞一樣受歡迎的旅游勝地。"
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間具有強大且密切的經濟聯動關系,因此香港也同時成為內地富裕人群最常造訪的商務旅行目的地。對北京的富裕人群而言,美國(34%)及新加坡(15%)分列商務旅游目的地的第二及第三位;對上海的富裕人群來說則是新加坡(31%)及日本(25%);對廣州的富裕人群而言,中國澳門(49%)為第二名,泰國(13%)排名第三。
接近一半的富裕人群在國內旅游時最喜歡前往風景區,僅有少于四分之一的富裕人群喜愛名勝古跡。有趣的是,三大城市的富裕人群國內旅游的模式不盡相同。近三分之一的北京富裕人群熱愛濱海度假勝地,然而上海(5.5%)和廣州(6%)的富裕人群卻不甚喜歡。
藝術欣賞尚處起步階段
在對藝術與文化的喜好方面,調查顯示國內的富裕人群可謂尚處在初級階段,但令人關注的是,有四分之一的富裕人群已開始計劃收藏藝術品及古董,這表明,目前正在不斷升溫的國內藝術品收藏和拍賣市場未來擁有巨大的潛在客戶群,有望發展成為一項空前廣大的新產業。
目前,中國內地的富裕人群以觀賞外國電影為休閑活動的人最為普遍,數據顯示,在北京有81.5%、上海有86%,在廣州則有63.8%的人選擇了這項休閑活動。此族群普遍年輕,受過高等教育,且以女性為主。
喜歡參加音樂演唱會/表演活動的人群比例分別為上海(57%)、廣州(55.6%);北京的富裕人群(31.9%)則喜歡觀賞傳統戲曲及音樂會。
2006年有高達27%的上海富裕人群會定期參加外國歌劇及音樂會活動,但此類活動卻不受北京及廣州富裕人群的青睞。
相當重視家庭生活
與一般人印象中成功人士大多是"工作狂"不同,調查發現79%的中國內地富裕人群認為工作與休閑娛樂同等重要,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約8-10小時。上海的富裕人群會盡量避免加班,僅有8%的人每天工作10-12小時,低于1%的受調查者每日工作超過12小時。
有趣的是,富裕人群相當重視家庭生活。他們了解家庭幸福的重要,因此希望將時間多花在與家人相處上。富裕人群認為"擁有幸福家庭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極為重要,若以1-5分(5分為滿分)的標準來計算,他們獲得的分數為4.46;他們接受調查時流露出"盡可能花時間陪伴家人"的強烈意愿,分數為4.19。然而他們也認可"為了事業發展,必須犧牲與家人相處的休閑時間"的觀點,在"為了工作愿意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項上分數為2.61。
熱心公益慈善與環境保護
中國內地的富裕人群熱心公益,73.6%的人愿意支持公益活動,38.9%的人支持環境保護活動。參與其他公益活動的比例分別是:獻血(29.6%)、擔任志愿者(21.8%)及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8.2%)。39.5%的中國內地富裕人群表示他們有持續投入公益活動及環境保護的計劃,但還有一大部分的富裕階層尚未決定。
相關鏈接
銀行爭推高端客戶理財服務
私人銀行是指金融機構推出的一種高端客戶理財服務。開辦這項業務的金融機構通常需具備三大條件:全球化的運營、金融綜合經營模式和豐富的管理經驗。
在私人銀行服務較成熟的西方銀行,銀行除幫助客戶管理龐大的資產(如投資規劃、避稅)外,還提供并購案的建議及標的,甚至還提供收藏鑒定,代表客戶到拍賣場所競標古董。客戶也能通過私人銀行服務接觸到許多常人無法購買的股票、債券,獲得許多投資私人公司、優先購買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機會。
今年3月,中國銀行與其戰略投資者蘇格蘭皇家銀行合作,在中資銀行中率先推出了私人銀行服務。緊跟其后的是招行、中信等國內知名股份制商業銀行。本月初,招行、中信相繼宣布成立各自私人銀行中心。從區域布局來看,四家銀行均選擇了上海、北京、深圳這類經濟中心城市作為其首家私人銀行的布兵之地,而這些城市,也正是目前中外資銀行和金融機構同臺競技的"主戰場"。(李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