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一開始,兔子就飛奔而出,而烏龜則慢吞吞地挪動著,然而由于兔子中途開了個小差,到樹蔭下做美夢去了,最終烏龜美夢成真的拿到了冠軍。這就是婦孺皆知的龜兔賽跑的故事,我們經常拿龜兔賽跑來教育小孩子,那你知道投資中的龜兔賽跑嗎? 不少投資者不管選擇股票、還是基金都喜歡追逐熱點,主要參考短期的收益,認為這樣才能得到更高更快的回報,否則就心有不甘,可是您想過嗎,這些品種不正是投資中的"兔子"嗎?跑(回報)的雖快卻缺乏持續性,一不小心打個盹就讓您前功盡棄,股票中的兔子們不就一不小心在5·30做了一個噩夢嗎?而行情調整時,凈值回落更快的往往也是風格激進的"兔子型"基金。 像烏龜一樣"積跬步"才是投資中的制勝之道!打個比方,兔子第一年的收益是60%,而第二年"小憩"一下,賠了30%,而烏龜"跑"得比較慢,每年只能賺10%,那么,等第二年末是兔子還領先烏龜10%嗎?不,此時烏龜已經反超了!兔子的實際收益是12%(1×(1+60%)×(1-30%)),而烏龜的總收益是21%((1+10%)×2),幾乎是兔子的兩倍! 其中的奧秘就是投資收益疊加計算的時候用的是乘除法,而不是加減法。因此,您虧一次30%,下一次差不多就要賺50%才能賺回本金;虧一次50%,那么下一次就要賺100%。而每次都只賺10%,卻僅用7次就可以讓您的資本翻倍。這樣,烏龜可以爬出一個呈現幾何級數上升的收益曲線,回報越來越高;兔子卻只能蹦出一個上下起伏的折線,最終還在原地不動。 所以說,在爆發性的行情中,可能兔子們跳得更快,看起來更美,但是長久看來,步步為營的烏龜才能笑到最后。追求長期的、持續的、穩定的增長,追求一致性的獲利,這些話在市場狂熱的階段好像不合時宜,但是如果到兔子睡著才想起來,似乎又有些晚了。 隨著漲幅的積累,次級債等外界干擾的增多,兔子們開小差的機會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下,投資堅持絕對收益的烏龜才是良策。把寶押在兔子身上,搞不好只能讓您的資產也"打個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