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師與失敗投資者的區別 |
發布日期:2007-9-21 11:2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投資大師:相信最優先的事情永遠是保住資本,這是投資策略的基石; 失敗投資者:唯一的投資目標是"賺大錢",結果常常連本錢都保不住。 投資大師:是風險厭惡者; 失敗投資者:認為只有冒大險才能賺大錢。 投資大師:有自己的投資哲學,這種哲學是個性、能力、知識、品位和目標的表達,因此,任何兩個極為成功的投資者都不可能有一樣的投資哲學; 失敗投資者:沒有投資哲學或相信別人的投資哲學。 投資大師:已經開發并檢驗了自己的個性化選擇---購買或拋售投資系統; 失敗投資者:沒有系統,或者不加檢驗和個性化調整地采納了其他人的系統(如果這個系統對自己不管用,會采用另一個……還是一個對他不管用的系統)。 投資大師:認為分散化投資是荒唐可笑的; 失敗投資者:沒有信心持有任何一個投資對象的大頭寸。 投資大師:憎恨繳納稅款和其他交易成本,巧妙地安排自己的行動以合法實現稅額最小化; 失敗投資者:忽視或不重視稅收和其他交易成本對長期投資效益的影響。 投資大師:只投資于自己懂的領域; 失敗投資者:沒有認識到對自身行為的深刻理解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很少認識到盈利機會存在于(而且很有可能大量存在于)自己專長的領域中。 投資大師:從來不進行不符合自己標準的投資,可以很輕松地對任何事情說"不"; 失敗投資者:沒有標準或采納了別人的標準,無法對自己的貪婪說"不"。 投資大師:不斷尋找符合自己標準的新投資機會,積極進行獨立調查研究,只愿聽取那些有充分理由尊重的投資者或分析家的意見; 失敗投資者:總是尋找那種能讓自己一夜暴富的"絕對"好機會,于是經常跟著"熱點消息"走,總是聽從某個所謂"專家"的建議,很少在買入之前深入研究投資對象,他的"調查"就是從經紀人那里或昨天的報紙上得到最新的"熱點"消息。 投資大師:當他找到不符合自己的標準的投資機會時,會耐心等待,直到發現機會; 失敗投資者:認為合適的時候都必須在市場中有所行動。 投資大師:在作出決策后立即行動; 失敗投資者:遲疑不決。 投資大師:持有賺錢的品種,直到符合事先確定的退出條件; 失敗投資者:很少有事先確定的退出法則,常常因擔心小利潤會變成損失而匆匆脫手---因此經常錯失大利潤。 投資大師:堅定地遵守自己的系統; 失敗投資者:總是"懷疑"自己的系統---如果有系統的話,改變標準和"立場"以證明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 投資大師:知道自己也會犯錯,在發現錯誤的時候立即糾正,因此很少遭受重大的損失; 失敗投資者:不忍放棄賠錢的品種,寄希望于"不賠不賺"。結果經常遭受巨大的損失。 投資大師:把錯誤看成學習的機會; 失敗投資者:從來不在某一種方法上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因此也從不知道如何改進,總在尋找"速效藥"。 投資大師:隨著經驗的積累,回報也越來越多……現在似乎能用更少的時間賺更多的錢; 失敗投資者:不知道繳"學費"是必要的,很少在實踐中學習……容易重復同樣的錯誤,直到輸個精光。 投資大師:幾乎從不對任何人說自己在做些什么,對他人如何評價自己的投資決策沒興趣也不關心; 失敗投資者:總在談論自己當前的投資,根據他人的觀點而不是現實變化來"檢驗"自己的決策。 投資大師:成功地將自己的大多數任務委派給其他人; 失敗投資者:選擇投資顧問的方法同他做投資決策的方法一樣。 投資大師:花的錢遠少于他賺的錢; 失敗投資者:花的錢有可能超過他賺的錢(大多數人是這樣)。 投資大師:工作是為了刺激和自我實現,不是為了錢; 失敗投資者:以賺錢為目標,認為投資是致富的捷徑。 投資大師:迷戀投資的過程(并從中得到滿足),可以輕松地擺脫任何投資對象; 失敗投資者:愛上了自己的投資對象。 投資大師:24小時不離開投資; 失敗投資者:沒有為實現自己的投資目標而竭盡全力(即使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 投資大師:把錢投到了自己賴以謀生的地方,例如"巴菲特的財產有99%是伯克夏·哈撒韋的股份",索羅斯也把自己的大部分財產投入了量子基金,他們的個人利益與那些將錢托付給他們的人是完全一致的; 失敗投資者:投資對凈財產的貢獻甚微---事實上,他的投資行為常常威脅到自己的財富,他的投資(以及彌補損失的)資金來自于其他地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