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五十年不敗秘訣:90%時間先想失敗 |
發布日期:2007-12-18 8:4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十一月二十一日,《商業周刊》編輯團隊一行六人,抵達位于香港中環的長江集團中心。在警衛團的森嚴戒備下,我們踏入直抵頂層的電梯。
這棟以藍綠色玻璃帷幕包裹的七十層大樓,與中國銀行新、舊大樓,豐銀行等地標大樓比鄰。這里,是香港的鉆石地段。
長江大廈七十樓,居高臨下俯瞰「世界三大天然良港」維多利亞港,除非警衛用特殊磁卡解碼,否則任憑外人怎么按電梯鈕,都無法抵達。它,正是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遙控五十五國企業的跨國指揮總部。十一月二十一日,《商業周刊》第一○四七期編輯會議在此召開,由李嘉誠擔任客座總編輯,主持會議。
為安排這次會議,我們與李嘉誠幕僚郵件往來,超過一百五十封,越洋電話更難以計數。其幕僚作業高度縝密,因為極度重視風險控管的李嘉誠,不喜歡意外。
李嘉誠在一九五○年創業,五十七年來,他從未遇過一年虧損,歷經兩次石油危機、文化大革命、亞洲金融風暴,他的企業卻能橫跨五十五個國家,走向日不落。由「塑料花大王」李嘉誠走向「地產大王」李嘉誠,未來更可能變成「石油巨擘」李嘉誠,每跨入新產業,他雖不一定是產業的先行者,卻總能先馳得點。
十二月,《商業周刊》邀請李嘉誠擔任客座總編輯,談成功四講。
談風險,他花了九○%的時間在想壞情況下會出現的問題;他說「審慎」是一種藝術,必須拿捏風險和投資的腳步;談投資,五十多年來,他的個人資產每年都成長;談管理,他指出要當領袖而不是老板。
最后,他總結談到留給孫子一句很重要的資產:「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獅子』,就成功了。」一個有能力的森林之王,卻能心存慈悲。
請就坐,五十七年的日不落經營哲學,即將開始……。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大家都很好奇,你從二十二歲開始創業做生意,超過五十年,從來沒有一年虧損,而且還一步步成為華人首富。如何在大膽擴張中,不翻船?
李嘉誠答(以下簡稱答):想想你在風和日麗的時候,假設你駕駛著以風推動的遠洋船,在離開港口時,你要先想到萬一懸掛十號風球(編按:香港以風球代表臺風強烈程度,十號相當于強烈臺風),你怎么應付。雖然天氣滿好,但是你還是要估計,若有臺風來襲,在風暴還沒有離開之前,你怎么辦?
我會不停研究每個項目要面對可能發生的壞情況下出現的問題,所以往往花九○%考慮失敗。就是因為這樣,這么多年來,自從一九五○年到今天,長江(實業)并沒有碰到貸款緊張,從來沒有。長江(實業)上市到今天,假設股東拿了股息再買長實,(現在)賺錢兩千多倍。就是拿了(股息),不再買入長實,股票也超越一千倍。
問:九○%考慮失敗?很有趣,一般人滿腦子都想怎么成功,為何你花這么多時間想失敗?
答:你一定要先想到失敗,從前我們中國人有句做生意的話:「未買先想賣」,你還沒有買進來,你就先想怎么賣出去,你應該先想失敗會怎么樣。因為成功的效果是一○○%或五○%之差別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補,可能帶給企業極大損害,所以當一個項目發生虧蝕問題時,即使所涉金額不大,我也會和有關部門商量解決問題,所付出的時間和以倍數計的精神都是遠遠超乎比例的。
我常常講,一個機械手表,只要其中一個齒輪有一點毛病,你這個表就會停頓。一家公司也是,一個機構只要有一個弱點,就可能失敗。了解細節,經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機的發生。
問:哪些細節你一定會緊盯觀察? 答:現金流、公司負債的百分比是我一貫最注重的環節,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標。任何發展中的業務,一定要讓業績達致正數的現金流。
問:九○%考慮失敗,可以說是,全方位預測風險的能力嗎?為什么這件事比思考成功關鍵來得重要?
答:可以這樣說,就像是軍隊的「統帥」必須考慮退路。例如一個小國的統帥,本身擁有兩萬精兵,當計劃攻占其他城池時,他必須多準備兩倍的精兵,就是六萬,因戰爭啟動后,可能會出現很多意料不到的變化;一旦戰敗退守,國家也有超過正常時期一倍以上的兵力防御外敵。
任何事業均要考慮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風險,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過去我在經營事業上曾遇到不少政治、經濟方面的起伏。我常常記著世上并無常勝將軍,所以在風平浪靜之時,好好計劃未來,仔細研究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解決辦法。
問:你相當強調風險,不過外人注意到的卻是長江集團五十年來,屢屢在危機入市,包含一九六○年代后期掌握時機從塑料跨到地產,天安門事件后投資上海、深圳港口生意,甚至在印度尼西亞排華運動時投資印度尼西亞港口等,你的大膽之舉為何都未招來致命風險?
答:這其實是掌握市場周期起伏的時機,并還有顧及與國際經濟、政治、民生一些有關的各種因素,如地產的興旺供求周期已達到頂峰時,幾乎無可避免可能會下跌;又因為工業的基地轉移、必須思考要增加的投資、對什么技術需求最大等等的決定,因應不同的項目找出最快達到商業目標的途徑,事前都需要經過精細嚴謹的研究調查。
能在不景氣的時候大力發展,就是在市場旺盛的時候要看到潛伏的危機,以及當它來臨時如何應對,這是需要具備若干條件的。
問:你所謂的具備若干條件……?
答:關鍵在于要做足準備工夫、量力而為、平衡風險。我常說「審慎」也是一門藝術,是能夠把握適當的時間做出迅速的決定,但是這不是議而不決、停滯不前的借口。
經營一間較大的企業,一定要意識到很多民生條件都與其業務息息相關,因此審慎經營的態度非常重要,比如說當有個收購案,所需的全部現金要預先準備。
我是比較小心,曾經經過貧窮,怎么樣會去冒險?你看到很多人一時春風得意,一下子就變為窮光蛋,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事,都是步步為營。
有一句話,我牢牢記住:「窮人易過,窮生意難過」,你再窮,你不能吃好的白米,你可以買最便宜的米,還是可以過,人家吃肉,你可以吃菜,最便宜的菜;但是窮生意很難,非常難。所以小心翼翼,可以講,如履薄冰。
問:你剛才提到,在不景氣時候能大力發展,關鍵在于要「做足準備工夫、量力而為、平衡風險」。機會來臨時,能夠把握適當的時間做出迅速的決定。一九七七年,你迅雷不及掩耳的收購香港希爾頓酒店就很經典……(編按:長實以港幣二億三千萬元收購希爾頓酒店所屬的永高公司,整項交易用不到一周。這是長實上市第一次重大收購案)。
答:最重要是事前要吸取經營行業最新、最準確的技術、知識和一切與行業有關的市場動態及訊息,才有深思熟慮的計劃,讓自己能輕而易舉在競爭市場上處于有利位置。你掌握了消息,機會來的時候,你就可以馬上有動作。
能買下希爾頓是因為有一天我去酒會,后面有兩個外國人在講,一個說中區有一個酒店要賣,對方就問他賣家在哪里?他們知道酒會太多人知道不好,他就說,在Texas(德州),我聽到后立即便知道他們所說的是希爾頓酒店。酒會還沒結束,我已經跑到那個賣家的會計師行(賣方代表)那里,找他的auditor(稽核)馬上講,我要買這個酒店。他說奇怪,我們兩個小時之前才決定要賣的,你怎么知道?當然我笑而不答心自閑,我只說:如果你有這件事,我就要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