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理財 > 正文
         
        投資理財望、聞、問、切四方法
        發布日期:2008-6-10 9:2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的方法之一,其中的切脈為病情下結論提供有力的論據支撐。現代脈象研究證實,脈象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心臟的功能、血管的機能、血液的質和量,這三方面決定了脈象出現某些形態的改變。對此,理財專家表示,世界萬物無不盡在五行之中,中醫看病如此,投資理財也有異曲同工之藝術。
        今年以來,60余只基金產品陸續獲批,使得各大銀行及券商等代銷渠道顯得擁擠不堪,眾多基金產品的同時“上架”令涉基不深的普通百姓著實有點“眼花繚亂”,市場“余震不止”令百姓有擇基之苦。對此,理財專家建議,運用中醫學的“望、聞、問、切”四大流程選擇基金,也不失一個好的辦法。

          在選擇基金時,普通百姓的“望診”無非是對中國宏觀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狀況,A股市的估值水平及未來一些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等信息考量,以此來確定長期投資理財是否為宜。

          如果說選擇基金的“望診”是看大勢,看未來,那么此時的“聞診”可謂是實地考察與體驗,即在大勢的評估下,分析總結最近市場的一些反應,比如說股票基金收益與大盤漲跌的比較,各類基金產品哪種更熱銷。但有點不同的是,要時刻謹記“別人貪婪時恐懼,別人恐懼時貪婪”的投資哲學。 即在“聞診”后,投資決策與行為可嘗試逆向思維方式,不輕易“隨波逐流”。

          “聞診”之后的“問診”更是學問多多。在基金的“問診”時,普通百姓不能不關注的該基金所依托的基金公司,投資管理團隊的實力,及該基金公司旗下其他類產品的表現等要素,綜合評定之后,選出幾只比較理想的產品。

          “切診”包括切脈和按診,不難發現,望、聞、問之后,最后一步的切脈是言病之所在的關鍵。為產品“把脈”自然成為普通百姓做出購買決策的必經之路,理財專家指出,基金產品的“切脈”要從投資目標、投資策略、風險收益特征三大要素入手。

          投資目標可看基金資產未來大致投資方向,也可讀出其資產配置策略是否與國家宏觀濟及發展戰略相匹配,能否很好地分享國家宏觀經濟的快速上漲所帶來的投資收益。至于投資策略及風險收益特征,投資者更應了然于胸,選擇一只與自己風險偏好相符的產品。與此同時,日后通過相關披露信息來考核該產品投資管理團隊及風險控制。

         來源: 上海證券報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牛人金順法4天獲利1600萬 下一篇:幾條法則讓你變得富有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9月27日熱門品種點評
        ·彝族“摸奶節”女孩上街隨便讓人摸 
        ·五種好命女面相(組圖) 
        ·二十年過去,我們才真的需要這部《丑陋
        ·砍價公司現身
        ·從未見過的“精靈”世界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洋妞 (組圖) 
        ·《男人裝》新寵新聞女郎 郭易 

        經典美圖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