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巴"老頭羅杰斯近日又開口了。他說,1908年賣出美國股票是錯誤的,2008年賣出中國股票則是"大錯特錯"。市場還真是給這位在中國有眾多"粉絲"的投資大鱷面子,在連續出臺對大小非解禁交易限制條例、調節印花稅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后,大盤已經在短短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里,從3000點飆升到3700點附近。
市場如此配合,于是就有了所謂"羅杰斯效應"。他老人家似乎成了中國股市和商品市場的風向標,有些點石成金的神奇效果。羅杰斯說過的商品、點撥過的行業都成了很多人的投資目標。似乎羅杰斯已經可以代替他們來思考了。
不可否認,在歷史上,羅杰斯曾經多次有過準確的預言。早在上個世紀末,他就預言商品市場已從1999年谷底反轉,并將開始一個持續18年的特大牛市。在過去的10年內,羅杰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已增長了近6倍,衡量全球核心商品價格波動的CRB指數,也已經增長了近3倍,以銅、鎳、黃金和石油等為代表的大宗商品,都實現了5倍到10倍不等的增長。
羅杰斯一開始似乎還說得有點對得上脈絡,后來就越來越荒腔走板了。甚至是在看人下菜碟,見什么人說什么話了。
這位1970年與索羅斯共同創立了量子基金的投資家,還是個曾經記入吉尼斯世界記錄的環球旅行家。據說他在1999年第二次環球旅行的時候和中國的股票市場結緣,投資上海B股。自此以后,羅杰斯每每在中國股市的關鍵時點發言。不過周游世界的羅杰斯在不同的市場說的話有頗多矛盾之處。
早在2007年7月初,羅杰斯表示,自己堅定看好中國股市。"我已清空幾乎所有新興市場(的持倉)。市場都已被過度開發,所以我全部撤出了。"但是,"我唯一沒有賣出的是中國市場。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賣出中國(股票),但如果中國(股市)今年再漲一倍,那它就將是一個既成泡沫,我將不得不出貨。"然而,沒有過幾天,也就是7月5日,羅杰斯又在新加坡表示,"(A股)可能還會下跌更多,中國政府正盡力降溫。政府只要愿意,有實力也有能力給市場降溫。"羅杰斯還警告稱,在中國上證綜合指數自2007年初以來累計上漲逾35%后,中國股票估值過高。他表示:"目前我不會買入中國股票,但我也沒在賣出。"并且,羅杰斯還進一步稱,如果股市(A股)跌40%至50%,他會繼續買進。
7月26日,羅杰斯在上海出席"2007國際金融投資博覽會"時,他忘記了20天前在新加坡所說過的"目前我不會買入中國股票"的話語,表示自己最新購買中國股票的時間是上周(即7月16日到20日這一交易周),同時,他還吹出了中國股市到目前為止最大的"牛皮":中國股票市場的整體牛市,可以維持80年到90年。
羅杰斯并不僅僅是一個股評家,也不僅是一個行蹤不定的海外游客,他的身后是一個任何人都無法不引起足夠重視的規模龐大的對沖基金。因此,只要同他的這個身份背景聯系起來,其言談舉止的矛盾之處也就無所遁形了。
實際上,反思中國股市和國際資本間的關系,我們可以看到,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掌握在外資手中,他們可以通過在國際投行的研究報告,輕易地給中國大型公司定出持有或者買入的評級,從國際市場傳導到國內決策層,由此帶動資本市場的股指漲跌。包括所有的知名投行們,都不惜血本地開動公關機器來傳達他們的聲音。同時,還有一批像羅杰斯這樣的投資說客們在為他們的商業目的搖旗吶喊,煽動鼓噪。
而對待他們的聲音,我們的媒體跟風者眾,把投資大鱷當八卦明星,追逐他們的只言片語,卻對于他們言論背后的目的缺乏判斷力,不免會被各式各樣的利益群體當成了傳聲筒。對此我們應該有必要的警覺,對于他們所說的話,要保持自己獨立的判斷力。
財經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