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理財 > 正文
         
        “過于算計”與“貨幣幻覺”(話說理財)
        發布日期:2004-2-19 13:5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作者:東方爾   “算計不到就受窮”是中國百姓樸素的“理財”觀念。但生活中往往有些人,由于“過于算計”,終致于理來理去,非但不能把錢打理清楚,反而適得其反。   比如說,我的同事王大偉,就是一個過于算計卻越算越虧的人。那天,他上市場買菜,為了每斤大白菜0.6元和每斤0.5元的價格和菜販子討價還價起來。盡管他才買二斤大白菜,可他為了不至于“花冤枉錢”,立馬掏出手機給老婆打電話,結果從老婆處求得“真經”,最終以每斤0.5元成交。王大偉很為自己的精明得意,并在辦公室里廣而告知。可不待他的話音落下,一位女同事便噎了他一句,二斤白菜省二毛錢,可你打電話手機費是多少?   王大偉的例子也許有些極端,不過現實生活中像王大偉這樣只看表面不深入研究問題的大有人在。有國外的理財專家,稱人的這種“過于算計”結果為算計所誤的理財盲區為“貨幣幻覺”。專家們還舉例道,假如你和你的朋友分別花40萬元買了一套房子,后來又先后賣掉了,在你的朋友賣房子時,當時有25%的貶值率———商品和服務平均降低25%,所以你的朋友賣得30.8萬元,比買價低23%。你賣房子時,物價上漲了25%,結果房子賣了49.2萬元,比買房價高23%。大多數人都認為你比你的朋友做得好,但事實上,你的朋友才是賺錢的一個,考慮通貨膨脹因素,他所得錢的購買力增加了20%。   由專家所舉的例證中,我們不難得知,這種“貨幣幻覺”實在是人們“不知貨幣真面目,只緣身在貨幣中”的典型表現。身為凡人者,對錢不可能不算計,可這算計的功夫又豈是一朝一夕便可“手到拈來”?看看周圍的人,不學習、不虛心向別人請教卻自以為高明者不在少數。這種特征體現在理財上,極易形成“貨幣幻覺”。所以,不應該只把眼睛盯在花錢多少上,而應該把大腦用在研究“錢”的購買力、錢的潛在價值還有哪些等方面。惟有這樣,才能做到多少錢辦多少事,精打細算,明白消費,算計清楚不受窮。 《市場報》 (2004年02月17日 第十二版)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嚴格評審樣幣 確保生產精品 下一篇: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幣設計圖稿稿酬方案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報道稱融資融券獲國務院批準 國內業界
        ·9月26日成交總匯
        ·9月26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6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布什孰促國會: 救市刻不容緩
        ·一枚喀什宣統伍銭
        ·今年郵市價格平均跌三成
        ·理財習慣比理財標的更重要 
        ·“十一”黃金周 閑錢“賺”起來
        ·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組圖)

        經典美圖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