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國黃金珠寶十大新聞 |
發布日期:2004-1-8 8:5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鉆石金伯利進程制度全面啟動
2003年1月28日,上海檢驗檢疫局駐上海鉆石交易所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成為國家質檢總局設在上海鉆石交易所的惟一辦事處。辦事處的成立為加快進出口鉆石的通關速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方便貿易往來創造了有利條件,受到上海鉆石交易所會員單位和鉆石加工企業的歡迎。“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制度”,是由國家質檢總局、海關總署、外經貿部等6部委于2002年底聯合頒布的一項旨在履行我國對外承諾和國際義務、制止“沖突鉆石”非法交易的法規。上海檢驗檢疫局進駐鉆交所是鉆交所建設過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它標志著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的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制度在我國全面啟動。
“中國金都杯”黃金首飾設計大賽
2003年4月18日,“中國金都杯”首屆全國黃金首飾設計大賽評選結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揭曉。中國黃金協會會長、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總經理成輔民在頒獎典禮上致辭并頒獎。本次大賽自2002年9月啟動,歷時7個多月,共收到參賽作品240件,參賽作品都強調了“動感黃金,純情永駐”這一設計文化內涵主題。最終從38件入圍作品中評出婚慶、紳士、淑女、節日4大系列的25個獎項,評出特等獎1名,一等獎4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2名、組織獎2名。獲獎作品的制作由深圳安盛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老廟黃金有限公司承擔,所有獲獎作品將由山東招遠中國金都黃金博物館收藏。
鉑金及其制品稅收新規定出臺
2003年4月28日,為規范鉑金交易,加強鉑金交易的稅收管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關于鉑金及其制品稅收政策的通知》,對鉑金及鉑金制品做出稅收政策新規定。新的政策對進口鉑金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對中博世金科貿有限責任公司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銷售的進口鉑金,以上海黃金交易所開具的《上海黃金交易所發票》結算聯為依據,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同時,新政策對國內鉑金生產企業自產自銷的鉑金也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新政策規定,鉑金出口不退稅。出口鉑金制品,對鉑金原料部分的進項增值稅不實行出口退稅,只對鉑金制品加工環節的加工費按規定退稅率退稅。鉑金首飾消費稅的征收環節由現行在生產環節和進口環節征收改為在零售環節征收,消費稅稅率調整為5%。
質檢機構叫停鉑飾摻銥
2003年5月,國家首飾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珠寶首飾市場檢驗工作中,發現Pt950鉑首飾中部分鉑首飾加入了約6%—10%的金屬銥,有的鉑首飾甚至出現鉑含量不到90%。為此國家首飾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特向各地的首飾質檢機構發出通知,提醒廣大檢測工作人員注意此類產品,以避免出現檢測失誤。同時建議各地首飾質檢機構發現此情況,應及時向各地技術監督部門、工商主管部門反映,積極調查,采取有力措施保護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權益,維護規范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國際黃金大展演練國際化
2003年2月26日,首屆國際黃金珠寶玉石展覽會暨第二屆中國國際黃金展覽會在深圳隆重開幕。來自14個國家的259家參展商相聚在國內最大的黃金珠寶加工基地深圳,其中尤以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為龍頭的大型黃金生產企業在這里集中亮相最為引人注目。這次展覽會標志著我國黃金市場開放后,黃金生產、加工、銷售三大環節與國內外珠寶業的進一步融合。中國黃金協會會長成輔民先生在開幕典禮致詞中說,我國黃金市場開放后,黃金原料從源頭上放開為黃金飾品加工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面對一個擁有13億人口并邁向小康社會的大市場,必將激活和引發新一輪黃金消費熱潮。中國黃金協會在推廣黃金、擴大黃金消費上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次展會將是一次大黃金國際化的演練。
CEPA簽署打通內地與香港市場
2003年6月29日下午,內地與香港簽署的《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協議(簡稱CEPA),把港商與內地廠商放在了一個競爭平臺上。由此,珠寶首飾業界的人士打了一個比喻:“獅子”與“羚羊”的賽跑開始了。港商與內地廠商,各有所長。從長遠來看,現在內地企業之間的競爭還只是較低層次的競爭,如果不借助外力刺激,很難實現跨越式發展。港商的進入,會使內地廠商更加注重自身實力的增強,同時也會帶來較先進的時尚理念、新潮款式的造型、先進的管理模式等,這樣會使整個行業從低價惡意競爭的怪圈中擺脫出來。無論是內地珠寶企業,還是香港珠寶企業,最終目的是開發具有民族特色的首飾品牌,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占領更廣闊的世界市場。
黃金珠寶業經受“非典”考驗
2003年受“非典”影響,全國大中城市珠寶首飾銷售額普遍下降50%—60%,西部省份則下降約30%左右。面對嚴峻的形式,業內人士眾說紛紜:一些人認為,“非典”過后會給消費者帶來觀念上的異變,同時商家也將選擇以往不被看好的中小城市布點,隨之零售業的戰略布局可能發生區域性的變化;還有一些商家則比較樂觀的認為,當全國“非典”發病人數降到10人以下時,黃金珠寶首飾業將會出現反彈。
肆虐的“非典”疫情擋不住珠寶商家發展的腳步,他們憑借強大的品牌優勢和雄厚的產品實力,在全力抗擊“非典”的同時,進一步開拓市場,擴大經營規模,愛倫斯特在天津、明牌首飾在蘭州、天琪珠寶行在義烏……一家家珠寶店陸續開張,珠寶業終于撥開迷霧,走向復蘇,成功經受住了“非典”的考驗。
菜百回收賀歲金條第一單
2003年6月15日,菜百開始了羊年賀歲金條的回收業務,一個半小時內回收3位顧客黃金200克,共計18608元。菜百總經理王春利說,由于上海黃金交易所此時尚無人參與回收,所以這也是全國范圍內羊年賀歲第一筆金條回收業務。黃金自由變現,大大提高了人們投資黃金的信心,通過羊年賀歲金條回收渠道的開通,消費者會對此有更深刻的認識。隨著這項業務的深入開展及黃金價格的上升,相信“黃金變現”這一全新的投資方式必然會引起老百姓的廣泛關注。金條回購開創了個人投資黃金的新渠道。
王蘭提名“十大社會公益之星”
2003年10月28日,首屆“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頒獎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北京珠寶玉石業界惟一榮獲“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先進個人”的大雄珠寶店董事長王蘭榮獲“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提名獎。王蘭表示,今后將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同時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熱心人投身公益事業,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此次評選表彰活動是建國以來第一次由我國民間組織對社會公益人物進行的表彰。
珠寶玉石國家新標準宣貫
2003年11月22日,來自全國各省質檢機構及珠寶企業的100多人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新版珠寶玉石國家標準宣傳貫徹會。與會者分別討論了《珠寶玉石名稱》的標準及主要修訂內容、《珠寶玉石鑒定》標準的主要修訂內容,《鉆石分級》標準的主要修訂內容等。中國寶協秘書長孫鳳民做了統一的檢測標準對促進中國珠寶首飾業發展的重要講話。他說,為了新標準的有力實行,一是檢測機構應當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與合作,共同發展;二是檢測機構之間要加強合作,加強對比,加強業務學習;三是檢測機構也要打品牌,不打價格戰。DTC中國鉆石推廣中心夏思婷在會上說,《鉆石分級》標準的頒布實施,將有助于零售商拓展市場,繼續建立起消費者的信心,對中國鉆石市場的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黃金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