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西漢末年,西漢王朝的外戚安漢公王莽乘機篡漢而建立新朝。王莽做了皇帝,打著復古改制的幌子,下令變法。其中,改革幣制一項最有意思。西漢本是金本位的國家,黃金在民間作為良幣流通。王莽發行了一種叫"錯刀"或"金錯刀"的貨幣,錯刀主要是用銅鐵鑄成,分為上下兩截,上截類似于常見的銅板,外圓內方有小孔,下截是刀形;在上截小孔的旁邊,用黃金鑲嵌成"一刀"兩字。王莽實行黃金國有政策,兩把錯刀就可以換民間的黃金一斤。
不用我說,學過貨幣銀行學的讀者朋友們,都知道發行錯刀取代金幣,實際上是行施國家信用。王莽被推翻時,國庫中還有黃金七八十萬斤。
王莽錯刀的故事給我們啟示是在通貨膨脹的年代中,保值增值最為重要。王莽發行錯刀,回收黃金是為了保值增值;農民起義攻入長安,搶奪黃金也是為了保值增值。那么在全球通貨膨脹的時代,我們現代投資人該如何做不會錯的投資呢?
2007年以來的全球通賬既是需求拉動型的通脹,同時也是成本推動型的通脹。需求拉動型的通脹來源于全球的流動性過剩和發展中國家的消費升級;成本推動型的通脹來源于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這輪通脹本質上是對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引起的經濟發展失衡的否定,全球化的問題只能由各國政府通過協商才能解決,而非單一國家和地區可以獨善其身的。因此,對于我們投資人來說,全球化引起的問題,只能通過全球化投資來應對。
南方全球精選配置基金經理謝偉鴻認為全球主要股市可能要陷入調整,但具有豐富資源的國家卻富含投資金礦。在謝偉鴻眼里,巴西鐵礦石、石油、林業等資源均較為豐富,而俄羅斯也具有豐富的天然氣等資源。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