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幣為什么受歡迎
作者:樂其中
精制流通紀念幣在被挖掘后短短的兩年時間里,就使很多人對她情有獨鐘,價格迅速上漲,為什么呢?我想以下幾個特點是她的魅力所在。
第一、 制幣制作精美,工藝獨特。
精制幣多是合金制成,材質堅硬,制作難度大。同時她運用了金銀幣的鏡面、噴砂、防偽等制作工藝,增大了制作成本,增強了藝術感染力。每一枚 精制幣就是一幅精美的浮雕藝術品,讓人看了愛不釋手,情不自禁產生一種強烈的占有欲望。擁有她是一種幸福,欣賞她是一種快樂。郵票是印刷品,畫面是很漂亮,但他沒有錢幣的立體效果。同時市場上很少有贗品出現。即使偶有贗品出現也很好識別,這樣人們在收藏的過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
第二、發行單位的權威性。
精制流通紀念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其發行部門的權威性和發行行為的嚴肅性是任何一種收藏品都不能比的。人民銀行的權威性眾所周知不用我多說。其發行行為的嚴肅性體現在:一是發行題材的嚴肅性,每年只兩三個品種,很少有增發品種現象;二是發行量的嚴肅性,兩萬枚的發行量基本確定,偶有變化范圍也不大。三是制假販假都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郵票是由郵票公司發行的有價證卷,其嚴肅性難免要大打折扣了。再看看各地方公司屢見不鮮的違規操作,更使“國家名片”信義掃地。我們經常能看到有關制販假幣的窩點被搗毀、嫌疑犯被逮捕的報導。而制販假郵票的現象業內人是盡人皆知,卻很少聽到有什么有力的處罰。
第三、她的發行量小。
物以惜為貴是收藏界一個永恒的法則。區區2至10萬枚的發行量,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若大的收藏群體來說簡直是鳳毛麟角。發行量2萬枚的愛科學小型張市價已是5600元了,發行量500萬的猴也是2000元以上了,難道我們現在還不認為精制幣的價格太低了嗎?不認為其發展的空間是很明朗的也很巨大的嗎?
第四、她的發行品種少,時間短。
發行品種少使收藏愛好者容易認識接受,容易建立收藏興趣,更容易發現其中的精品,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財力就能夠把他“玩”好。發行時間短容易收集大套化系列化,保證了收藏的完美性。
第五、她的價格適中。
精制幣的價格不高不低,正好適合一個中間群體參與其中。價格太高如金銀幣,一般大眾玩不起,就是能玩得起,一般人也不會花那么大的財力來滿足自己的一個“玩”需求。于是參與的人就少。價格太低,影響收藏的品味,也不能更好的體現保值增值的功能。就是這不高不低的價位,篩選出一批敢玩會玩的愛好者,保證了他們既享受到了收藏的快樂,又能有不小的經濟收益。精制幣真正是收藏投資兩相宜的版塊。
第六、 精制幣的市值低。
這是精制幣容易被市場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試問金銀幣的發行基本都是2萬枚 ,甚至更少,且都是由真金白銀制成,為什么價格沒有上漲或者說沒有上漲的那么多?原因在于:一是金銀幣的發行品種爛。已發行的品種現在幾乎要和郵票一樣鋪天蓋地了,令收藏者無從下手。二是他的發行價格太高,變成了貴族藏品。收藏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玩,玩就要有群眾基礎。而金銀幣的收藏缺少的就是群眾基礎。三是金銀幣的發行量很少,但總體市值卻仍然很高。如某一金幣發行1萬枚 ,單價2000元,市值就是1萬枚×2000元=2000萬元人民幣。郵票也是如此,發行量一般2000萬套,平均每套2元,就是4000萬的市值。而一套精制紀念幣如生肖羊,也不過是280元×2萬枚=560萬元。而其它品種的市值才60萬元左右。對稍有經濟實力的人來說自己一個人就能把一個品種全部買下。要是再稍加市場運作,讓其價格上漲不費吹灰之力。
說了這么多,又和郵票、金銀幣做了些比較,并不是說郵票和金銀幣就沒有收藏、投資的價值,他們也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但以上所述的幾點絕對是精制幣的優勢所在,也就是精制幣為什么這樣受歡迎的根本原因。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不當之處,望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