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4][color=#dc143c]流通紀念幣:大眾收藏投資的好選擇
來源:浙江日報
什么叫紀念幣?《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18條明確規定:“紀念幣是具有特定主題的限量發行的人民幣,包括流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人民幣是國家的名片,屬于國家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條例》第19條又明確指出:“紀念幣的主題、面額、圖案、材質、式樣、規格、發行數量、發行時間等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但是,紀念幣的主題涉及重大政治、歷史題材的,應報國務院批準。”從《條例》內容上可以看出,流通紀念幣含“金”量豐富,極具投資和收藏價值,這主要是它符合錢幣收藏增值這一客觀規律實際決定的。
首先,數量有限。流通紀念幣發行前均公告發行數量,早期流通紀念幣品種一般僅有幾百萬套(枚),近年來所發行的流通紀念幣每套數量都是1000萬枚。
其次,題材內容的廣泛性。流通紀念幣的題材重大而廣泛,自成系列,并將還要系列下去。如屬重大政治活動題材系列的,第一套流通紀念幣是建國35周年幣,分開國大典、民族大團結和祖國萬歲3枚,建國40周年、建國50周年、建黨70周年、香港回歸、澳門回歸、憲法頒布10周年等;還有偉人系列、世界文化遺產系列幣、少數民族自治區成立的紀念幣、體育題材系列幣、國際性題材紀念幣等。中國人民銀行自1984年10月1日起開始發行流通紀念幣到2002年底止已發行45套,共57枚,面值合計164.3元。
第三,群眾性大眾化。紀念幣是幣中之精品,群眾基礎好,鑄造工藝精美,欣賞價值極高,可謂人見人愛。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文化娛樂活動的豐富多采,收藏紀念幣泓揚祖國錢幣文化,是一項非常高雅娛樂活動,值得大力倡導和扶持。
第四,收藏紀念幣具有投資性。從流通紀念幣發行屬性分析來看,由于貨幣發行規模和數量都要受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狀態嚴控,加上發行體裁等諸多因素的客觀限制,所以每年發行品種數量都極為有限,即主觀上和客觀上都不允許濫發也不可能多發。
總體上看,流通紀念幣盤子較小,也適宜投資炒作,作為真正的“大眾化錢幣品種”,投資數量可多可少,保存方便,大多數價格不高易接受,筆者認為是適合普通百姓投資理財的長期選擇品種之一,其投資收藏前程十分看好。
[/color][/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