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錢幣知識 > 正文
         
        「孔方兄」的來由與變革
        發布日期:2005-11-28 7:0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上圖:黎元洪開國無帽「壹圓」銀幣;下圖:袁世凱共和「壹圓」銀幣

        秦始皇兼併六國之後,把原來秦國的貨幣制度推廣至全國,廢除先秦各國的流通幣,規定了兼用黃金與錢幣的貨幣體系,統一了貨幣種類和貨幣單位。此外,秦又在貨幣形制上進行了改革和定型,把先秦時期原始形態的各種刀、布、貝幣,統一在圜錢之下,確立了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形制。

        中國古代主要貨幣「銅錢」的形式從此固定下來,並通行了兩千多年,甚至影響到鄰近國家和地區。古典文學作品中經常稱錢為「孔方兄」,就是由此而來的。

        秦半兩錢,圓形方孔,錢面上有「半兩」二字,重如其文,即半兩(12銖,相當於現在7.8克)。外圓內方的錢幣形制,是與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頗有聯繫。古人將天道為圓,地道為方的觀念,應用於「銅錢」的錢制,則外為圓肉(即錢體),所以像天;內為方好(即方形穿孔),所以像地。於是一錢之中,有天有地,天覆地載,萬宇一統,正正充滿著君臨萬方,皇權至上的象徵。

        但秦朝如走馬看花般走過歷史的舞臺,對於「銅錢」的形式起定型作用,應屬漢朝。西漢的貨幣制度經過九次演變,最終於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確立五銖錢體制。五銖錢成為兩漢時期唯一的合法錢幣,至平帝元始中(公元1-5年),已鑄錢2,800億餘枚。五銖錢與秦半兩同是以重量為錢名的「紀重錢」,標準重量即為五銖(約4克),錢徑2.5cm,錢厚0.12cm,輕重大小適宜,且肉、好(錢體和錢孔)皆有周郭(物體周圍的邊或框,利於保護錢幣),因而成為中國古代使用廣泛、流通久遠的一種錢幣,形成了自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迄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長達700多年銖錢時期。

        從歷史中實踐證明,「五銖」的重量是比較便於使用和攜帶,因此,五銖錢之後的「通寶錢」依舊是以「五銖」為錢重的標準,不少外國錢幣的重量也與五銖錢相近,如希臘的古幣德拉馬克、羅馬的銀幣德納留斯。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五銖錢,開鑄「開通元寶」,發展出一種新的錢幣體制「通寶錢」從此佔有中國錢幣的主要地位,「銅錢」錢制以方孔形式流通,直至民國之初。真可謂「七百年流通,重量千年傳。」

        來源:大公報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專家研究宋代鈔版欲解古代紙幣制造謎團 下一篇:難得一見的珍品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熊貓金幣投資性強 不少熊貓鉑金幣現價低

        最新資訊

        ·9月26日成交總匯
        ·9月26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6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布什孰促國會: 救市刻不容緩
        ·一枚喀什宣統伍銭
        ·今年郵市價格平均跌三成
        ·理財習慣比理財標的更重要 
        ·“十一”黃金周 閑錢“賺”起來
        ·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組圖)
        ·最受群眾喜愛的2007年中國貴金屬紀念幣

        經典美圖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