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月觀音 時間:2004-10-10 14:49:04 安岳之窗校園文學 古時候有個妙莊國,國王叫婆伽.年號妙莊。國王有三個女兒,大公主愛打扮,香粉不離身,穿紅戴綠;二公主一天到晚輕歌曼舞,吃喝玩樂,而三公主穿布衣,吃素食,在房里吟詩作畫,彈琴對奕,取名妙善。國王年歲已高,大公主二公主又不成器,王位傳給誰呢?國王一直困擾著,后來想來想去只有傳給三公主。妙善舉止端正,人又聰明伶俐,急忙下昭給三公主提親,三公主不允,一氣之下出家去海南修行,普度眾生。過了些年月父親患重病不起,雙眼痛疾,妙善知曉后立即趕回宮庭。為了醫好父親眼病,竟將一雙明眸換在父王眼上,父王得以重見光明,再執政朝綱,使國富民強,風調雨順。妙善四處講學,招收門徒,仍不失端莊美麗,楚楚動人,賽似秦娥,備受人們敬仰。多年隱于南海普陀山。 相傳,唐朝武則天女皇曾回她的出生地利州(治所,今在四川廣元市)一游,路過普州毗廬洞聽說他們要寺塑觀音像,立即傳諭普州毗廬洞為頌揚妙善觀音大士的無量功德,準于將以往的男性觀音菩薩變為女菩薩以滿足百姓的心愿,這一舉措,深受廣大百姓歡迎。 為什么叫觀音呢?又叫“觀自在”、“觀音大士”,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明名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是說蕓蕓眾生受苦受難時,念誦其名,菩薩就會“觀”到這個聲音,立即前去解救,她心底似明月,更顯示了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和無邊法力。此觀音像立在若大水池邊,湖水蕩漾,月兒明亮,一雙明眸的雙眼,觀看水之月,所以取名"水月觀音"。因這里出了不少貴人、仙人及社會名流,當地老百姓又叫她"風水觀音 觀音堂落成了,寺廟香火十分興旺。比鄰的州市縣、區鎮方園幾百里,香客絡繹不絕,紛紛前來朝圣這位功德無量的化身——水月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