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
貨幣政策在實際操作上開始轉向松動,不會削弱反通脹力度
“二率齊降”,是不是意味著貨幣政策調控到了“拐點”?
潘向東認為,CPI(居民消費價格)下行趨勢基本確立,而經濟增長的形勢卻很嚴峻,因此貨幣政策的重點有必要轉向“保增長”。“‘二率齊降’標志著貨幣政策在實際操作上開始告別‘從緊’,轉向松動。”
“不過,目前還只是結構性松動,貨幣政策還沒有到全面放松的時候。”彭興韻說,畢竟,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8月份高達10.1%,未來物價上漲壓力依然不輕。“再說,貨幣政策是逐漸變化的,不可能來個180度大轉彎。”
此前,市場普遍預期央行會在經濟出現較快回落時下調“二率”,時間約在四季度左右。對于此次出乎意料的“閃電行動”,專家們都給予高度評價。“果斷下調‘二率’,說明貨幣政策的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都非常強。”有專家如是說。
貨幣政策轉向松動,會不會削弱反通脹的力度?
應當看到,本輪物價上漲的主要成因來自供給方面,包括食品供應短缺導致物價結構性上漲,此外,國際能源、農產品等價格上漲也帶來了輸入型通脹壓力。貨幣政策對抑制需求因素引起的物價上漲比較有效,對供給方面的作用比較有限。
進而言之,央行雖然下調“二率”,并沒有全面放松信貸規模控制,反通脹仍然有偏緊的總需求約束環境。
再深入分析,貨幣政策對中小企業、災后重建的結構性松動不可能帶來流動性的大量擴張;由于企業利潤下降較快,貸款降息在短期內也不可能帶來投資的大幅反彈,因此,下調“二率”本身也不會帶來總需求的擴張,從而不會增加通脹壓力。
股市影響——
對于緩解流動性緊張、提振市場信心有積極意義
近幾個月以來,股市連續不斷下跌,已經讓投資者的心態有些麻木。中秋假期即將結束之時傳來的“二率齊降”消息,讓絕大多數人感到振奮。
“貨幣政策的松動,是股市的最大利好!”投資者陳先生說。他還認為,股市前期的非理性下跌有望告一段落。
光大保德信紅利基金經理許春茂表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明顯放緩,按照目前的趨勢,明年業績很可能出現負增長。如果到那時再調整政策,可能就為時已晚。這次“二率齊降”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過于緊張的資金面,降低其財務成本。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則認為,這次貨幣政策調整在時機的把握上非常及時。從國內情況看,CPI等經濟數據正從高位回落,為政策提供了更多的回旋余地。就對股市的影響來看,此次“二率齊降”在緩解流動性緊張、提振低迷的市場信心、對沖外來利空等方面都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