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海外投資經理王邦祺
主持人:李良
在慘痛的上半年過去后,我們應該以怎樣的眼光看待股市下半年的走勢?在累累虧損之后,我們能否在下半年收獲一些希望的果實?這一切,在近期監管層頻吹“維穩”暖風、宏觀調整政策有望在下半年順勢微調的背景下,成為眾多投資者熱議的話題。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海外投資經理王邦祺認為:油價有可能出現一
個中期回調的趨勢,美元也出現企穩跡象,中國的通貨膨脹中期見頂的概率較大,在這種環境下,股市最壞的時候已經慢慢過去,內需板塊和受惠于“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外銷板塊仍然值得關注。
全球進入再平衡過程
主持人:今年以來,我們發現A股與國際市場的走勢聯系十分緊密,你曾對全球市場提出過一個特別的“再平衡”概念,能否首先給我們解釋一下“再平衡”的含義?
王邦祺:“再平衡”簡單地講就是我們正面臨這樣一個時代:“金磚四國”未來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后的買家,并成為支撐全球的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這個轉換的過程就是“再平衡”的過程。
直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買家,各國通過將產品外銷到美國市場后賺取美元,形成各國持有的外匯并以此作為各國市場發展資金的來源。但從2006年四季度開始,美國的房地產開始出現持續下跌,美國人的需求開始萎縮,這就使得美國承擔全球最重要買家的角色,而各國以外銷方式賺取資金的循環基本上無法再持續。我們可以注意到,在這種背景下,金磚四國的表現非常突出,根據目前高盛的一個判斷,全球2008年GDP的增長在3.8%到3.9%,而拆開計算的話,整個“金磚四國”將貢獻GDP55%,達到2%左右,因此我們可以預計,未來美國作為全球最終買家的地位將逐漸由“金磚四國”來替代。由于目前各國對美國的外銷占比都比較大,一旦沒有辦法從美國獲取足夠的外匯時,波動會非常劇烈,因此,這個轉換的過程會比較艱難,陣痛也在所難免。
主持人:這個“再平衡”過程中,全球的宏觀經濟會有怎樣表現?
王邦祺:這個再平衡的過程將是整個宏觀經濟局勢中最重要的主軸,也是我們在投資操作時最重要的主軸。再平衡的過程中,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內需消費開始萎縮,從中國市場來看,中小企業開始有倒閉現象,這些中小企業大部分都是外銷為主,這種狀況目前已經開始慢慢地蔓延到整個宏觀經濟,包括金融和地產。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又同時面臨今年以來另外一個比較大的變數——油價的上漲,油價的上漲導致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又導致了金融和地產板塊受到擠壓。在外銷不行的情況下,內需又受到壓抑,這導致了上半年中國股市出現了一個比較痛苦的下跌。
但下半年來看有一個比較好的狀況,就是油價開始出現回調,而這樣一個回調可能是一個中期的趨勢。單純就供給需求的正常水平來說,歐佩克主席給出的合理價大概是在80美元到90美元之間,這說明石油中期調整的趨勢是存在的。而從市場的表現來講,我們發現石油期貨的空單大幅度在增加,并且有資料顯示,買入石油期貨的數量規模已經幾乎是歷史的高點。
就金融市場而言,當油價開始出現回調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全球可以接受的估值就會上升,我們判斷在今年下半年,如果處理較好的話,各個新興市場會慢慢回暖。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覺得中國的宏觀調控在全球主要新興市場的調控當中,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一個。全球各個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市場,將會慢慢度過最困難的時期。
A股最壞時候正遠去
主持人:上投摩根的最新策略報告中認為,A股市場最壞的時候正在慢慢過去,理由是什么?
王邦祺:事實上,A股上證指數從6100點開始下跌到2800點,跌幅達到3300點,再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已經不大,這是個很簡單的邏輯問題。另外,大家最擔憂的通貨膨脹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正在緩解,至少今年的下半年,通貨膨脹有可能逐月下降。而前面談到的石油價格的下跌,糧食價格的連帶下跌,將使股市能夠接受的估值至少可以穩定下來。再者,先前油電煤的價格在慢慢接近國際市場水準,這幾類占A股市場權重比較大的全球企業,活力也慢慢可以得到正常釋放。因此在企業獲利比較穩健的情況下,股市繼續下跌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