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正文
         
        次貸危機中國損失多少
        發布日期:2008-9-18 15:09:32  作者:葉檀  新聞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新聞點擊:

          至于受“兩美”影響的中資金融機構,在半年報發布會上均有披露,中行、工行、建行、交行、招行和中信銀行卷入“兩美”漩渦。

          中行持有“兩美”相關債券規模亞洲最大,半年報顯示,中行在7月至8月期間售出了與美國房利美、房地美相關價值46.12億美元的債券,中行在 6月底前已經針對這些資產計提19億美元,但這顯然不是尾聲。截至6月30日,中信銀行合計持有“兩美”相關債券約100億元人民幣;工行、建行均已主動減持,兩行表示沒有出現整體虧損;而招行、交行略有浮盈。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發布報告中,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目前持有的“兩美”債券總計大約4000億美元,而我們只以100億美元的虧損計算。

          以上合計,國債、中資金融機構與投資者浮虧約在1600億美元左右,如果以9月17日美元兌人民幣詢價交易系統盤6.8370計,總計10939億元人民幣左右,約相當于2007年GDP總量的1/24。最后實虧如何,有待最后的市場定價與清產進展。

          有人說,與中資機構的總資本與近兩年的贏利相比,虧損不足道。反過來看,從國民生產總值與居民收入相比,損失是天文數字。此次次貸危機,暴露華安基金這樣國內較好的金融機構在國際市場上只是二傳手角色,負責為中國投資者設計、交易產品的是雷曼兄弟諸多公司。該基金所投資證券的發行人,也就是已經遞交破產申請的雷曼兄弟,才是對基金持有人承擔責任的主角。

          可以告慰的是,雷曼破產案之后的第一時間,中資金融機構紛紛提出風險警示,與以往的半遮半掩相比,算是信息透明化的一大進步,透明與獲救是對投資者盡責的基礎。

        本新聞共2頁,當前在第2頁  1  2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摩根士丹利可能被中信銀行收購 下一篇:代理還是坐莊?黃金T+D第一案庭上激辯

        相關新聞

        稱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太貴 美議員攔腰砍 
        一定要弄明白錢被誰賺去了
        房價拉響警報 炒房族怎么辦?
        貴州茅臺發公告澄清“產品含致癌物質”傳聞
        大白兔奶糖 亞洲超市全面下架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瑞銀上調中短線金價預期
        ·金價壓力顯現 
        ·雷曼危機引發國內理財市場三大猜想
        ·澳大利亞十二生肖大全套上市 
        ·南京造幣廠舉行ABS改擴建工程開工儀式
        ·中國錢幣學會代表團赴烏克蘭參加國際錢
        ·金價反彈餡餅還是陷阱?理財師:近期具
        ·9月25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地球上最為奇特的動物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經典美圖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百年成妖, 售樓小姐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