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美國商會會長柏邁高
8月15日,美國又召回了1900萬件中國玩具,而中國政府在此時成立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本報就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前景問題專訪了中國美國商會會長柏邁高。
《華夏時報》:在出現了一系列負面事件后,美國的消費品市場究竟如何看待中國產品?
柏邁高:我認為,美國企業和消費市場,沒有必要因此對所有的“中國制造”都過于敏感,因為,每年有巨大數量的中國產品運進美國市場,而我相信大部分都是符合安全標準的。最近中國的產品在美國出了一些問題,美國商會非常高興能看到中國能如此迅速地作出反應,采取整治措施。
《華夏時報》:中國產品在美國的前景究竟如何?
柏邁高:美國現在有太多太多的“中國制造”,每當你走進商店,總能發現許多許多的中國貨、中國生產的消費品。要知道,20年前,相同的貨物,都是“日本制造”或“韓國制造”,不知不覺,都變成了“中國制造”。
至于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未來,我認為,目前中國和美國雙方都非常重視產品質量問題和消費者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公司的興盛或倒閉,完全要看它能不能塑造出自己的品牌,能不能憑借質量和信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華夏時報》: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加大了對中國食品安全的指責,如果情況進一步加劇,你是否擔心會給中美商會的會員企業帶來損失?
柏邁高: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中美兩國間積極對話。上個月我們與中國國家質檢總局進行了對話,關于食品安全問題,我們進行了非常順暢的溝通,我們非常感謝中國政府能夠非常坦誠地告訴我們,發生了什么,他們已經做了什么工作,并且能非常耐心地聽取我們的意見。中國政府是以開放的胸襟對待我們,及時溝通,定期的對話機制,這些都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