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正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此番股市飆升將會留下積極而深遠影響
        發布日期:2007-10-20 8:1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中新網10月19日電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版近日刊登題為《中國股市飆升引發深層思考》的評論文章。文章稱,中國股市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已上漲了近五倍。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即使目前的股市繁榮像大多數泡沫一樣最終以悲劇收場,中國此番投資狂潮仍將會留下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當前的繁榮有助于中國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由市場推動的金融體系。

        文章寫到,從流光溢彩的上海到武漢等粗線條的工業重鎮,數千萬中國人正在將自己的大量儲蓄轉投股市。其結果是,中國突然之間具備了一個與其世界第三經濟大國的實力相匹配的股票市場。對于僅僅三年前還被認為無可救藥的中國金融體系而言,這真可謂一個令人驚奇的命運大逆轉。

        文章稱,中國滬、深兩市的股票總市值已達3.7萬億美元,至少相當于中國的年國內生產總值,這種現象美國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今年中國的股票成交量已經位居世界之首,中國股市的新股發行融資規模也大有在全球市場中拔得頭籌之勢。

        文章指出,大量投資涌入股市正在產生一些可能意義深遠的積極影響。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來,這是第一次出現了由民間投資而非政府資金在推動企業擴張的局面。這場投資熱潮推動一批中國企業躋身于世界最有價值公司之列,其孕育出的金融服務業甚至使總部設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保德信金融集團等外國企業也從中受益。

        文章寫到,在著名駐泰國基金經理麥嘉華的眼中,今天的中國看上去很像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他說,就像眼下中國投資者對本國經濟充滿信心一樣,當年的美國經濟,面對諸如無線電等科技進步以及新興中產階級的崛起也是一片繁榮景象。當時的美國股市充滿活力,因為國家的前景一片大好。

        文章認為,大蕭條是美國經濟有史以來受到的最沉重的打擊。但是股災本身促使美國制定出基本的投資者保障措施,并因此使市場得到了加強,也許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措施,后來出現的市場動蕩所產生的破壞力才受到了限制。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和中國臺灣也都曾經出現過經濟和股市過熱的局面。到了九十年代,日本和中國臺灣的股市崩潰了。但如果沒有伴隨股災而來的經濟蕭條,日本的狀況或許會比實際情況要好一些。但是股災之前幾年的繁榮已經使日本一躍成為了全球最大和最復雜的經濟體。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央行行長周小川:加息也可選擇54個基點 下一篇:房貸新政沖擊 深圳炒家忍痛放盤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電話磁卡頌殘奧(圖)
        ·中國集郵總公司加字郵票系列(價格詳細
        ·9月26日年冊行情報價
        ·9月26日小本票行情報價
        ·9月26日特種郵票價目表
        ·9月26日文革票價目表
        ·9月26日編號郵票價目表
        ·“抗震救災”郵票價格為何高高在上 
        ·JT郵票的市場前景
        ·9月25日熱門品種點評

        經典美圖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百年成妖, 售樓小姐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