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一般使用美圓,因美國幾年內持續不斷的貿易逆差,造成美國的外欠太多。于是開始大量印刷美圓,通過美圓的不斷貶值稀釋自己的欠款。打個比方:美國在06年的時候國內流通的美圓為10萬億,而世界其他國家持有4萬億美圓。也就是說美國如果有7雞蛋,其中有2個就是外國的。于是美國在07年和08年大量印刷美圓,使美國國內流通的美圓達到20萬億。這個時候美國還是只有7個雞蛋,國外的4萬億回到美國只能買到1個零少半拉雞蛋。通過這種稀釋手段,美國達到賴帳的目的。
美國通過期貨市場,不斷炒高石油 黃金 糧食 等所有商品的價格。美國通過最新價格乘上社會商品的總量,向市場注入大量美圓。使外國手中的美圓越來越毛。以前我們賣給美國一個西瓜,美國付給我們1美圓。現在我們買了美國一粒芝麻,我們要付給美國1美圓(因為芝麻長價了)。
你當然說,這樣對美國消費者也不會有什么好處。如果你這樣想就錯了,美國現在是零售商品在漲,而房產市場在降價,還有美國通過退稅的政策把錢發放到美國消費者手中。就總體而言,美國消費者沒有太大損失。另外美國在全球的各個石油公司都有股份。以前在低油價時1美圓投入,現在或許帶來的是100美圓的回報。美國是產糧大國,糧食價格的上漲對美國只有好處。......這樣來看,美國不僅沒有在通膨下受到打擊,反而大賺一筆。
難道我們只有這樣看著手中的美圓貶值嗎?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我想淺談一下我的看法。首先我們應在零售商品貿易中,突出使用物換物的貿易。比如與東亞 非洲 和阿拉伯的,我們可以用東西換東西。盡量避免使用美圓結算。最終實現用人民幣結算。美元要花到美國的固定資產上,盡量在現在美國房產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大量購買,然后出租出去。美國的經濟是周期性的,等美國房產重新熱起來的時候出售。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手中的美圓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金融戰爭早已打響,我們雖微不足到,但我們置身其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只有中國勝利了,我們才有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