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
作者:吳錚
美國費城一家人先遇大喜,再遭大悲。喜的是,他們請美國鑄幣廠鑒定的10枚珍稀金幣確系真品;悲的是,政府律師13日說,這些總價近億美元的金幣不屬于他們。
政府律師此言一出,這家人立即表示,絕不放棄金幣所有權。
“不歸你”
現年76歲的瓊·朗博和她的兩個兒子說,他們2003年在已故父親伊斯雷爾·斯維特所有的一個保險箱內發現這10枚珍稀的“雙鷹幣”。斯維特生前為一名珠寶商,擁有一家珠寶店。
朗博和兒子2004年和鑄幣廠取得聯系,把金幣送去鑒定。但鑄幣廠確定金幣為真品后,卻以朗博一家盜取國有財產為由,拒絕歸還金幣。
為此,朗博一家2006年11月提起訴訟,要求鑄幣廠歸還金幣,或者支付4000萬美元了結此事。
但事與愿違,美國政府認為,無法證明朗博一家通過合法途徑獲得這些金幣,因此沒有所有權。
政府律師喬爾·斯威特本月13日在向法庭提交的訴訟要點中寫道:“原告稱(伊斯雷爾·)斯維特合法獲得這些‘雙鷹幣’,但未能提供支持此觀點的事實……由此可推出結論,斯維特獲得這些金幣時,明知它們是贓物。”
資料圖片:1933年版“雙鷹幣”中自由女神的圖案
“雙鷹幣”
1933年版“雙鷹幣”,在收藏界素有“硬幣中的蒙娜麗莎”之稱。這種硬幣一面為自由女神手持火炬和橄欖枝,另一面為一只飛翔的老鷹。人們通常把10美元金幣稱作“鷹幣”,因此把20美元面值的金幣稱為“雙鷹幣”。
這批“雙鷹幣”從未投入流通領域,意外流傳至今的金幣每枚價值已達幾百萬美元。2002年1枚“雙鷹幣”拍出759萬美元天價,創出單枚貨幣最高拍賣紀錄。
這種“雙鷹幣”在1933年鑄成,原本并不稀有。但鑄成不久后,羅斯福施行新政,下令停止使用金幣,超過44.5萬枚“雙鷹幣”被回爐鑄成金條,鑄造金幣的模具也遭銷毀。由此,1933年版“雙鷹幣”成為美國最后一批金幣,其中兩枚作為歷史文物保存下來。只有極少“雙鷹幣”“幸存”民間,因此格外珍貴。
如今,朗博一家發現的10枚“雙鷹幣”正由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的金銀存放庫保管。
案迷離
朗博一家對政府這種沒收金幣的行為提出質疑。政府律師則說,朗博一家從未合法擁有過這些金幣,何談沒收。
政府律師還提出,將金幣存在美聯銀行保險箱中的人并非斯維特。因為美聯銀行1996年出租這個保險箱時,斯維特已過世6年。而且,斯維特遺囑生效后,他的家人也沒有將金幣列入遺產表中或為其支付遺產稅。
美聯社說,相關部門1944年時曾追查到斯維特得到10枚“漏網”金幣。斯維特當時說,他賣掉了其中9枚,但想不起來當初如何得到它們。
斯維特生前未因“雙鷹幣”受到起訴,但于1934年曾因另一事件被判違反“黃金儲蓄法”。這項法案規定,私人擁有黃金貨幣非法,這項法案于1974年被廢止。
朗博至今仍在父親的珠寶店工作,珠寶店與鑄幣廠只有數街之隔。朗博的律師說:“我們強烈反對政府的立場,我們將在法庭上申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