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郵幣卡投資論壇 作者:林中漫步
《調價表》一出,眾人嗤之以鼻。打折張不打折,小版張都是期貨價。
瞧這一句:“……為了適應當前郵市的行情,我公司在認真分析,研究并參照市場價格的基礎上,重新修訂印制2005年版郵票價格目錄,作為廣大集郵愛好者郵票交易的參考”。不知道是咱好笑還是它太搞笑,您這不是把集郵者當傻子嗎?這邊印著郵票打折賣,那邊印份目錄要大伙都來參照自個編的價格。您這還叫做“認真分析,研究并參照市場價格”呢?中國現在最流行的一個廣告詞,就是“打折”。哪個不知道現在郵票能夠打折買了?這就是您那么認真去分析和研
究的結果嗎?
一本《調價表》曾經牽動了多少郵人的心,當年郵人交易時多少也曾參考過上面的價格。但也有不少人吃過《價目表》的虧。以我個人為例,記得在85年-88年之間(具體記不清了),我曾看到集郵公司的價目表中,普無號的標價很高,遠遠高于一個上海郵商所賣的價(記得當初價目表上標的大概在38-90之前,而這位郵商僅賣18元)。興奮之余郵購了這套普無號,并想以集郵公司價目表的標價在郵市上與當地郵商交換郵品?傻洁]市上一問,本地郵市也不過只賣十七八元,價目表這套票的價格遠高于市場價。我記得普無號這套票在當時的價目表中是標得最離譜的一個。
還有一段時期,價目表上的熱門郵品的標價遠低于市場價。有些郵商在遇上標價低的郵品時,便會拿出價目表欺騙那些前來交換郵品的人,更有郵商故意參照過時的價目表與郵人交易。
《調價表》意義到底有多大?有人曾經稱此表乃郵市特重大利好,更夸張地用核武器的威力來形容它的影響力?蛇@枚某些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核彈,今天發射了,卻似一枚“臭彈”拋了出來,毫無生氣地落下來。沒有驚奇,更沒有意外。唯一有感覺的,就是想笑。
這價目表是用來規范集郵公司的行為,還是用來“忽悠”咱們集郵者的?若是規范自己用的,這恐怕還不止是一枚核彈,不過前題是名稱應該改為《回購價格表》;若是來“忽悠”咱們集郵者的,我奉勸閣下,少印點,這年頭集郵者都被郵政騙了跑了,集郵者和投資人的錢也被中國集郵公司撈走了不少了,F在能留下來的,恐怕都是集郵界的“精英”(驚鷹)了。
面對著網頁上這份調價文件的照片,我想對你們說,別想用價格來圈定郵品的價值!郵資憑證若不能正常使用,與廢紙有何區別?充其量是張漂亮的廢紙,一張花紙頭罷了?若僅以調價作“利好”,想刺激中國郵市,恐怕只是一廂情愿。
(在這里我想補充一句。有人曾經和我爭論過,說金猴如今也沒人當它做郵資憑證來使用,為何它的價格遠遠高于面值
呢?我的回答,如果金猴沒有當年的消耗,哪有今日的輝煌?80年代末90年代初印制了大量的紀念張,有不少以金猴原票為題材印制,為何它們沒有輝煌呢?我告訴你,因為它們不是郵資憑證。還有人說早期的小型張基本也都只是收藏品,一般人舍不得拿出來使用。這的確是事實,但如果假設這枚小型張不能在郵局使用,那只不能算是枚紀念張,請問這些早期型張會有今天的輝煌嗎?)
中國郵市,最大的利好莫過于郵資憑證無條件在中國郵政任何一個營業網點使用,無條件在中國郵政任何一種的郵寄業務中使用。
還有一個利好,就是回購。中國郵政無條件退換所有不適合當前郵資標準的郵票。
得,一切都只是在做夢,中國郵政讓集郵者做的夢太長太久。一紙《調價表》,無法喚醒沉睡的郵人。
林中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