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值為6.4元的“地球日”和“雞公山”小版張都是今年4月份上市的新品種,發行量均為150萬版,這樣的發行量顯然超過市場的最基本需求,其命運則是不言而喻的,建議投資者暫時采取觀望的策略,不要盲目參與其中,否則會面臨著較大的風險。由于今年實行了大小版張合一的發行政策,使得小版張的發行量出現較大幅度的集中,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抑制了短線資金對其的大肆炒作,有利于市場的平穩運行;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短線資金轉向了對“乙酉年”大小版張的重點炒作,從而使其成為風向標品種。“臺灣古跡”小版張等今年發行的新品種受到明顯的冷落,其價值沒有得到基本的體現。“乙酉年”大版張在極短的時間內,出乎意料地呈現強勁上揚的運行態勢,但是卻沒有成交量的配合,這樣的操作手法盡管對大盤有比較突出的刺激,但是其負面影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表現出來,然而這一點往往被投資者所忽視,只顧眼前利益是長期存在的一個通病,使得市場的復蘇步履艱難,這也是行情始終難以持久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乙酉年”大版張價格大幅度下挫的過程中,雖然“毛澤東”小版張逆勢走強,但是對市場的穩定并沒有起到什么特別突出的作用;“甲申年”大版張曇花一現的超跌反彈行情,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場內資金的有效沖擊力正在進一步下降,越來越謹慎從事,不再盲目主動出擊,從而導致大盤的活躍度銳減。觀察資金運行軌跡不難看出,2003年與2004年小版張是其最主要的運作對象,2003年小版張更是如此;其原因在于發行量相對于2004年小版張要小得多,籌碼相對比較分散且套牢盤鎖定良好,便于資金的從中調控,“毛澤東”小版張就是最好的證明,而2004年小版張價格的屢創新低,同樣也非常具有典型的說服力。2004年小版張都不能吸引資金從中尋求突破口,更何況像“地球日”與“雞公山”小版張這樣既沒有發行量上的優勢,又缺乏市場環境有效配合的品種,尤其是資金短缺這個致命弱點的抑制,根本無法走出獨立的行情,建議投資者選擇放棄,不要自不量力而為之,否則只會碰得頭破血流,使自己陷入難以自拔的困境之中。我們應該從“乙酉年”大版張的盲目炒作之中吸取應有教訓,更不要在同樣的問題上屢次犯相同的錯誤,甚至還是一次比一次嚴重,最終不得不退出這個市場,以后就難有再翻身的機會了。
來源:一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