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郵頻頻打折 再說市場危機 周鳳遲 |
發布日期:2005-6-27 6:1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新郵頻頻打折 再說市場危機 周鳳遲 大小版張并舉的發行措施,曾經引發了郵人對2003年和2004年小版張的炒作,因價格與價值相背離的情況非常明顯,由此導致市場出現了大幅度的調整,使投資者的信心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郵人對這種發行政策提出了質疑,希望改變新郵的發行方式。但是,今年實施的大小版張合一的政策,效果又如何呢?從目前已經發行的新郵市場表現情況看,著實令廣大郵人失望。
在某種程度上講,此發行政策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起碼它沒有在遏制新郵打折方面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甚至產生了負面效應。在該項政策推出之前,短線資金對于小版張的炒作相當突出,盤中熱門品種接連不斷地映入投資者的眼簾。而新政策出臺之后,到目前為止這種狀況尚未出現,但卻出現了新郵接連跌破面值的尷尬事情。
《玉蘭花》、《雞公山》、《大連海濱》、《臺灣古跡》等都是一問世就打折;含有高面值的《西氣東輸》、《楊家埠木版年畫》郵票,打折得更加厲害;而近期發行的《安徒生童話》郵票與小本票期貨價已慘遭打折;而將于6月28日發行的《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郵票還未“出世”,就已被判定“難逃打折厄運”。
郵票打折是郵市長期存在的一個頑癥。這種情況不但沒有隨著發行政策的調整而有所改善,反而呈現出一種擴大的態勢,這不能不令人擔憂。一些郵人以為,任何一項政策的出臺都有一定的背景,鑒于觀察問題的視角不同,有時候人們無法領略其中的真正用意。但是新郵不斷跌破面值則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政策的確需要進行某種意義上的調整,依此來順應市場中所出現的新變化。如今,大小版張并舉的發行政策對于抑制投機炒作新郵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卻導致集郵者的利益受到了損害,使投資者對市場又產生了新的動搖。
投資者的力量始終未能得到長足發展,投機或炒作的勢力卻有了較大的增長,并且愈演愈烈。在這種情況下,“文革”票、編號票和JT票的價格不僅沒有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反而成為大量拋售的對象。在市場長期缺乏增量資金進入、只有存量資金博弈的狀態下,密集上市的新郵只能選擇向下,那么場外資金在市場趨勢難以改變的情況下更加不愿意進場。在這樣一種資金結構的預期變化下,投資者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資金投向,并進而對市場價值與郵票價值的評估重新定位,看一看自己能不能夠享受到最后的收益,因為過程中的大浪早已經將郵人擊得潰不成軍。 《中國商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