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郵政改制話題,人們都在猜測今后紀特新郵的發行權將歸誰?結果可想而知,自然有人猜測歸新組建的國家郵政局,也有人猜測歸新組建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最近有人披露業內人士的說法,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可能性為大。這么說來,單就郵票發行問題而言,此次的改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原來的紀特郵票雖然由國家郵政局代表國家發行,但由于國家郵政局政企不分,實質上發行與銷售為一體,國家意志和企業愿望混合在一起,于是造成集郵郵票的出籠;紀特郵票成為集郵公司的專營;郵票的發行量越來越大;打折、代理等銷售方式層出不窮……結果出現坑害集郵者、滋生腐敗的現象,歷經十余年的摧殘,說目前紀特郵票發行體制面臨崩潰的邊緣一點也不過分!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聽到郵政改制的消息倍感歡欣鼓舞,感到郵政終于迎來了政企分離的一天,我們似乎已經看到郵政改制的前景,看到紀特郵票獲得了新生!因為,新組建的國家郵政局理所當然地將承擔起郵票的發行權力,它已沒有企業的身份,它全靠納稅人交納的稅收生存,和郵政企業在經濟上沒有任何瓜葛,可以義無反顧地代表國家意志,可以監督郵政集團的經營,以確保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參照國內一些行業的改制,似乎也該如此。就拿金融業來說,不管如何改革,中國人民銀行始終代表國家發行貨幣包括紀念幣,而國內幾大銀行是沒有此權力的。
事實已經證明,郵政企業集郵票發行與銷售于一體,弊多利少,令人不得其解的是,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重蹈覆轍呢?新組建的中國郵政集團,完全是一家企業,已沒有管理國家郵政的職能,如果將郵票發行權歸它,它是否比原國家郵政局還要濫用這個權力呢?在經濟利益驅使之下,一個企業會充分使用“潛規則”為自己謀取利益的,因為這關系到整個企業,關系到企業的每一個員工,更關系到企業領導的“錢途”和仕途。可以想見,如果郵票發行權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那么現行的郵票發行體制和方法還將延續,由于企業的生存就是為了贏利這個法則將得到強化,郵票發行的社會效應將被進一步弱化,集郵者的集郵環境將繼續惡化,這些都是我們集郵者所不愿見到的景象!
我們再次呼吁,郵票發行權應該歸新組建的國家郵政局,應該相信他們經過改制更具備了代表國家發行郵票的資格,只有新組建的國家郵政局發行郵票,控制和監督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郵票的情況,使郵票走向郵政窗口,服務于郵政通信,服務于集郵者,特別是不讓集郵公司壟斷新郵經營權,讓集郵公司與其他的集郵經營者站到一條起跑線上,憑自己的經營能力來贏得市場,贏得集郵者!
來源:大江南收藏